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1.1 论文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论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论文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1-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12-13页 |
第二章 人寿保险理赔调查相关理论概述 | 第13-19页 |
2.1 理赔风险管理理论 | 第13-15页 |
2.1.1 国外理赔风险管理理论发展 | 第13-14页 |
2.1.2 国内理赔风险研究发展 | 第14-15页 |
2.2 理赔调查的含义及分类 | 第15-18页 |
2.2.1 理赔调查的含义 | 第15-16页 |
2.2.2 理赔调查的分类 | 第16-18页 |
2.3 理赔调查产生的原因 | 第18-19页 |
2.3.1 客观原因 | 第18页 |
2.3.2 主观原因 | 第18-19页 |
第三章 A寿险公司的理赔调查存在问题分析 | 第19-37页 |
3.1 A寿险公司的理赔调查管理 | 第19-24页 |
3.1.1 A寿险公司理赔调查管理流程中的问题 | 第19-20页 |
3.1.2 A寿险公司下发理赔案件调查的原则分析 | 第20-21页 |
3.1.3 A寿险公司理赔调查文书的制作及使用 | 第21-24页 |
3.2 A寿险公司的理赔调查岗位管理 | 第24-27页 |
3.2.1 总公司理赔调查相关岗位情况 | 第24-26页 |
3.2.2 二级机构理赔调查岗位情况 | 第26-27页 |
3.2.3 三级机构理赔调查岗位情况 | 第27页 |
3.3 A寿险公司面临的理赔调查环境 | 第27-33页 |
3.3.1 司法环境 | 第27-29页 |
3.3.2 医疗、社会保险机构 | 第29-31页 |
3.3.3 行业协作 | 第31-33页 |
3.4 其他方面 | 第33-37页 |
3.4.1 销售端状况 | 第33页 |
3.4.2 保险欺诈的处理 | 第33-34页 |
3.4.3 理赔调查费用报销及相关财务问题 | 第34-35页 |
3.4.4 理赔调查工作的信息网络建设 | 第35页 |
3.4.5 内部培训与后续风险防范 | 第35-37页 |
第四章 A寿险公司理赔调查工作所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37-42页 |
4.1 公司层面 | 第37-40页 |
4.1.1 组织架构的科学化设立 | 第37页 |
4.1.2 培训机制与软件设施的建立与完善 | 第37-38页 |
4.1.3 其他方面 | 第38-40页 |
4.2 推进行业全面协作运作模式 | 第40页 |
4.2.1 主动利用行业资源 | 第40页 |
4.2.2 保险行业协会发挥协调机制 | 第40页 |
4.3 外部辅助对策 | 第40-42页 |
4.3.1 政府支持 | 第40-41页 |
4.3.2 提升合作空间 | 第41页 |
4.3.3 借鉴学习 | 第41页 |
4.3.4 媒体宣传 | 第41-42页 |
第五章 解决理赔调查工作问题对策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42-45页 |
5.1 公司制度的完善、落实 | 第42页 |
5.1.1 制度的完善 | 第42页 |
5.1.2 制度的落实 | 第42页 |
5.2 硬件设施的保障 | 第42-43页 |
5.2.1 自身硬件设施的完善 | 第42-43页 |
5.2.2 行业信息登记平台建设 | 第43页 |
5.3 法律法规的落实、监管的支持 | 第43-45页 |
5.3.1 保险法的解读与运用 | 第43页 |
5.3.2 刑法相应规定的解读与运用 | 第43-44页 |
5.3.3 监管部门的政策支持 | 第44-4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6.1 结论 | 第45页 |
6.2 不足之处 | 第45页 |
6.3 展望未来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