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遥感产品系统误差补偿方法研究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5-9页 |
摘要 | 第9-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1 绪论 | 第14-2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2.1 补偿模型的研究 | 第18-20页 |
1.2.2 补偿参数获取的研究 | 第20-21页 |
1.2.3 补偿参数使用的研究 | 第21-22页 |
1.2.4 其他补偿方法 | 第22-23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25-27页 |
2 系统误差补偿策略 | 第27-40页 |
2.1 基本概念 | 第27-28页 |
2.2 经典的系统误差补偿策略 | 第28-36页 |
2.2.1 经典策略的流程 | 第28-34页 |
2.2.2 典策略的不足 | 第34-36页 |
2.3 RCG系统误差补偿策略 | 第36-38页 |
2.3.1 RCG系统误差补偿策略 | 第36-37页 |
2.3.2 需要解决的难点 | 第37-38页 |
2.4 经典策略与RCG策略的比较 | 第38-3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3 严密成像模型的恢复方法 | 第40-73页 |
3.1 经典的严密成像模型恢复方法 | 第40-42页 |
3.1.1 经典方法的一般流程 | 第40-41页 |
3.1.2 经典方法的不足 | 第41-42页 |
3.2 严密成像模型线性恢复方法 | 第42-52页 |
3.2.1 基本原理 | 第42-44页 |
3.2.2 位置的解算 | 第44页 |
3.2.3 姿态的解算 | 第44-45页 |
3.2.4 内方位元素的解算 | 第45-46页 |
3.2.5 算法误差分析 | 第46-52页 |
3.3 算法流程 | 第52-55页 |
3.4 实验与分析 | 第55-72页 |
3.4.1 实验数据及评价准则 | 第55页 |
3.4.2 算法参数的选择实验 | 第55-61页 |
3.4.3 内外方位元素的恢复精度 | 第61-65页 |
3.4.4 内方位元素恢复的稳定度 | 第65-68页 |
3.4.5 严密成像模型的恢复精度 | 第68-7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4 系统误差补偿模型及求解方法 | 第73-106页 |
4.1 系统误差补偿模型 | 第73-79页 |
4.1.1 外方位元素补偿模型 | 第73-75页 |
4.1.2 内方位元素补偿模型 | 第75-79页 |
4.2 基于三维控制场求解方法 | 第79-85页 |
4.2.1 宽幅控制点获取策略 | 第79-82页 |
4.2.2 附带约束条件的多项式模型 | 第82-84页 |
4.2.3 算法流程 | 第84-85页 |
4.3 自检校求解方法 | 第85-97页 |
4.3.1 平坦地形的自检校方法 | 第86-92页 |
4.3.2 复杂地形的自检校方法 | 第92-96页 |
4.3.3 算法流程 | 第96-97页 |
4.4 实验与分析 | 第97-105页 |
4.4.1 数据简介 | 第97页 |
4.4.2 基于三维控制场的求解结果 | 第97-98页 |
4.4.3 平坦地形自检校的求解结果 | 第98-100页 |
4.4.4 复杂地形自检校的求解结果 | 第100-102页 |
4.4.5 三种求解方法结果对比 | 第102-10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05-106页 |
5 有理函数模型的生成方法 | 第106-114页 |
5.1 有理函数模型的经典分析 | 第106页 |
5.2 一元有理函数定性分析 | 第106-111页 |
5.2.1 一元一次有理函数的性质 | 第106-108页 |
5.2.2 一元二次有理函数的性质 | 第108-109页 |
5.2.3 一元三次有理函数的性质 | 第109-111页 |
5.3 有理函数模型的定性分析 | 第111-112页 |
5.4 实验与分析 | 第112-11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6 总体实验与分析 | 第114-145页 |
6.1 实验数据及覆盖范围 | 第114-119页 |
6.1.1 高分一号简介 | 第114-116页 |
6.1.2 高精度控制数据 | 第116-117页 |
6.1.3 WFV-1基础遥感产品 | 第117-118页 |
6.1.4 WFV-4基础遥感产品 | 第118页 |
6.1.5 实验流程 | 第118-119页 |
6.2 经典策略与RCG策略的比较实验 | 第119-121页 |
6.2.1 仿真数据实验 | 第119-120页 |
6.2.2 实际数据实验 | 第120-121页 |
6.3 WFV-1相机系统误差补偿 | 第121-128页 |
6.3.1 参考景补偿前后精度 | 第121-123页 |
6.3.2 补偿景补偿前后精度 | 第123-125页 |
6.3.3 外业检查点定向精度 | 第125-127页 |
6.3.4 精度损失分析 | 第127-128页 |
6.4 WFV-4相机系统误差补偿 | 第128-135页 |
6.4.1 参考景补偿前后精度 | 第128-130页 |
6.4.2 补偿景补偿前后精度 | 第130-132页 |
6.4.3 外业检查点定向精度 | 第132-134页 |
6.4.4 精度损失分析 | 第134-135页 |
6.5 产品制作及精度分析 | 第135-143页 |
6.5.1 理论精度分析 | 第135-136页 |
6.5.2 测绘产品制作 | 第136-137页 |
6.5.3 产品精度分析 | 第137-142页 |
6.5.4 测绘比例尺分析 | 第142-143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43-145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145-148页 |
7.1 总结 | 第145-146页 |
7.2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第146-148页 |
参考文献 | 第148-161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161-164页 |
致谢 | 第1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