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欧洲哲学论文--英国哲学论文--十七、十八世纪哲学论文--霍布斯(Hobbes,T.1588~1679年)论文

论《利维坦》中的政、教之争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5-8页
中文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引言第14-30页
    一、研究问题的背景第14-15页
    二、研究动机与目的第15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29页
    四、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29-30页
第一章 战争与启蒙——《利维坦》成书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思想理论背景第30-57页
    第一节 英国宗教改革与英国内战第31-39页
        一、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曲折历程第32-36页
        二、英国内战的前因后果第36-39页
    第二节 近代启蒙思想对霍布斯的影响第39-47页
        一、霍布斯早期实践与思想历程第40-44页
        二、英国本土思想家对霍布斯的影响——怀疑论与自然神论第44-47页
    第三节 政、教之争的早期背景及主要的理论形态第47-57页
        一、路德与加尔文:两位教改领袖的政、教分离主张第49-51页
        二、公正与和谐的源泉:理查德·胡克的政、教合一主张第51-53页
        三、从格劳秀斯到塞尔登——对教会权威的挑战第53-57页
第二章 《利维坦》中政、教关系的三个层面第57-77页
    第一节 物质与灵魂——政、教关系在形而上学层面的体现第57-64页
        一、灵魂与目的——教权权威的理论基石第58-60页
        二、物质的机器——“利维坦”带来的形而上学颠覆第60-64页
    第二节 欲望与理性——政、教关系在人性中的体现第64-70页
        一、贪婪与信仰:自然状态下的人第64-68页
        二、恐惧与理智:人类的自我救赎第68-70页
    第三节 现世与来生——政、教对立在国家运作机制中的体现第70-77页
        一、赏罚与永生、永罪第70-74页
        二、律法与奇迹第74-77页
第三章 “黑暗王国”的骗局与利维坦的诞生第77-97页
    第一节 黑暗王国与上帝之国的对立第77-84页
        一、黑暗王国的寓意及其产生的原因第78-81页
        二、黑暗王国、上帝王国与利维坦第81-84页
    第二节 利维坦的诞生与职责第84-90页
        一、权威的确立——利维坦的诞生第85-87页
        二、信仰还是服从:人类的和平与繁荣之路第87-90页
    第三节 关于“黑暗王国”问题的进一步反思第90-97页
        一、“黑暗王国”问题的产生是逻辑的必然第90-94页
        二、“黑暗王国”的历史局限性以及对其进行批判的必要性第94-97页
第四章 《利维坦》中政、教之争的意义与实质第97-113页
    第一节 理性主义的崛起及其面临的问题第97-102页
        一、《利维坦》中理性主义原则的进一步确立第97-100页
        二、传统、怀疑论以及不可知论——启蒙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第100-102页
    第二节 宗教宽容精神的萌芽第102-107页
        一、唯独信仰与教义多元化第102-104页
        二、从霍布斯到洛克——宗教宽容精神的兴起第104-107页
    第三节 中立化的权威——理性与信仰之争的现代和解及其可能带来的忧虑第107-113页
        一、人性的中立化——从马基雅维利到霍布斯第107-110页
        二、工具理性带来的专制主义忧虑第110-113页
第五章 《利维坦》思想对后世带来的影响及其在当代的发展状况第113-123页
    第一节 霍布斯对近代政治哲学思想发展带来的影响第113-118页
        一、霍布斯与洛克、卢梭在自然状态学说上的分歧第113-116页
        二、斯宾诺莎对霍布斯的继承与发展第116-118页
    第二节 当代政治哲学家对霍布斯思想的解读第118-123页
        一、施米特论霍布斯第119-121页
        二、施特劳斯论霍布斯第121-123页
结语第123-127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27-133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33-134页
致谢第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倾斜影像的城市三维场景重建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础遥感产品系统误差补偿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