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4-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4-18页 |
1.2.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1.2.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7-1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4 可能创新与不足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分割"现状分析 | 第20-28页 |
2.1 我国基本医保管理"分割"现状 | 第20-23页 |
2.1.1 职工医保的管理现状 | 第20-21页 |
2.1.2 居民医保的管理现状 | 第21-22页 |
2.1.3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现状 | 第22-23页 |
2.2 基本医保管理"分割"的实质 | 第23-25页 |
2.2.1 行政管理职能划分不清 | 第23-24页 |
2.2.2 部门之间存在利益纠葛 | 第24页 |
2.2.3 中央顶层设计缺失 | 第24-25页 |
2.3 基本医保管理"分割"的危害 | 第25-28页 |
2.3.1 政出多门,规则分割,损害社会公正 | 第25-26页 |
2.3.2 经办机构叠床架屋,医保运行不畅 | 第26-27页 |
2.3.3 医保基金分散管理,聚集效益低下 | 第27页 |
2.3.4 部门利益矛盾阻碍全民医保目标实现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我国医保管理整合的地方试验 | 第28-37页 |
3.1 地方医保管理整合的可行性分析 | 第28-30页 |
3.1.1 城乡一体化加速 | 第28页 |
3.1.2 地方政府权力的扩大 | 第28-29页 |
3.1.3 整合思想已成为全社会共识 | 第29页 |
3.1.4 地方政治精英的强力引导 | 第29-30页 |
3.2 地方医保管理整合的模式 | 第30-34页 |
3.2.1 人社部门管理模式 | 第30-32页 |
3.2.2 卫生部门管理模式 | 第32-33页 |
3.2.3 多部门共同管理模式 | 第33-34页 |
3.3 地方医保管理整合的特征及问题 | 第34-37页 |
3.3.1 医保管理整合的特征 | 第34页 |
3.3.2 地方医保整合存在的问题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医疗保险管理整合经验及评价 | 第37-42页 |
4.1 瑞典的医疗管理体制 | 第37-38页 |
4.1.1 瑞典医疗保险的管理架构 | 第37页 |
4.1.2 瑞典医疗管理体制评价 | 第37-38页 |
4.2 德国医疗管理体制 | 第38-39页 |
4.2.1 德国医疗保险的管理架构 | 第38-39页 |
4.2.2 德国医疗保险管理体制评价 | 第39页 |
4.3 日本医疗保险管理体制 | 第39-40页 |
4.3.1 日本医疗保险管理架构 | 第39-40页 |
4.3.2 对日本医疗保险管理的评价 | 第40页 |
4.4 中国台湾医疗管理体制 | 第40-42页 |
4.4.1 台湾的医疗管理架构 | 第40-41页 |
4.4.2 对台湾医疗保险管理体制的评价 | 第41-42页 |
第五章 我国基本医保管理整合的政策建议 | 第42-47页 |
5.1 管理整合的基本原则 | 第42-44页 |
5.1.1 管理整合应该注重公平正义 | 第42页 |
5.1.2 管理整合要符合行政管理规律 | 第42页 |
5.1.3 管理整合要有法律保障 | 第42-43页 |
5.1.4 管理整合应该与医疗保险所选的道路相适应 | 第43页 |
5.1.5 管理整合应该尊重历史路径和既有成果 | 第43-44页 |
5.1.6 整合在保证全国统一制度情况下要兼顾地方的特殊性 | 第44页 |
5.2 医疗保险管理整合的机构及职能设置 | 第44-45页 |
5.2.1 人社部门统一管理 | 第44页 |
5.2.2 整合经办机构 | 第44-45页 |
5.2.3 统一监督机构 | 第45页 |
5.2.4 建立仲裁机制 | 第45页 |
5.3 配套的机构改革 | 第45-47页 |
5.3.1 立法方面 | 第45页 |
5.3.2 医疗服务评级方面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