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简介 | 第1页 |
| 课题组成员 | 第5-8页 |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2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12-14页 |
| 第一部分 前言 | 第14-20页 |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概述 | 第14-15页 |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 | 第14-15页 |
|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及其类似物类药物 | 第15页 |
| ·基因串联技术的应用现状 | 第15-20页 |
| ·基因串联技术概述 | 第15-16页 |
| ·串联基因表达策略 | 第16-17页 |
| ·基因串联技术的应用 | 第17-20页 |
| 第二部分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8拷贝基因串联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0-34页 |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20-22页 |
| ·菌株与载体 | 第20页 |
| ·主要试剂 | 第20-22页 |
| ·实验方法 | 第22-29页 |
| ·8 拷贝GnRH类似物基因序列的设计与获得 | 第22-23页 |
| ·质粒pGEX-2T的验证 | 第23-24页 |
| ·8 拷贝GnRH类似物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4-29页 |
| ·实验结果 | 第29-31页 |
| ·质粒完整性验证结果 | 第29-30页 |
| ·pGEX-2T-8GnRH analogue原核表达载体的鉴定 | 第30-31页 |
| ·讨论 | 第31-34页 |
| 第三部分 同尾酶法构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16拷贝基因串联表达载体 | 第34-43页 |
|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34-35页 |
| ·菌株与载体 | 第34页 |
| ·主要试剂 | 第34-35页 |
| ·主要仪器 | 第35页 |
| ·实验方法 | 第35-40页 |
| ·同尾酶酶切位点的引入 | 第35-38页 |
| ·8 拷贝GnRH类似物重组质粒双酶切线性化 | 第38页 |
| ·8 拷贝GnRH类似物重组质粒双酶切获取8拷贝目的片段 | 第38-39页 |
| ·8 拷贝GnRH类似物重组质粒双酶切线性化片段与8拷贝目的基因片段进行连接反应 | 第39页 |
| ·构建含有16拷贝GnRH类似物重组质粒的表达菌株 | 第39-40页 |
| ·实验结果 | 第40-41页 |
| ·16拷贝GnRH类似物基因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40页 |
| ·16拷贝GnRH类似物基因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40-41页 |
| ·讨论 | 第41-43页 |
| 第四部分 多拷贝融合蛋白的表达、鉴定与纯化 | 第43-58页 |
| ·实验仪器与材料 | 第43-45页 |
| ·菌株 | 第43页 |
| ·主要试剂 | 第43-45页 |
|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 ·实验方法 | 第45-52页 |
| ·融合蛋白GST-8GnRH analogue、GST-16GnRH analogue的表达 | 第45-48页 |
| ·IPTG诱导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48-50页 |
| ·目的蛋白的纯化 | 第50-52页 |
| ·实验结果: | 第52-56页 |
| ·GST-8GnRH analogue融合蛋白的验证 | 第52-53页 |
| ·条件表达优化的SDS-PAGE分析 | 第53-56页 |
| ·GST-8GnRH analogue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56页 |
| ·讨论 | 第56-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 综述 | 第62-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在校期间已(待)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