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水土环境中氟的含量及分布特征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 ·选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地下水中氟的研究 | 第12-13页 |
| ·土壤中氟的研究 | 第13-15页 |
| ·水土环境中氟的迁移转化研究 | 第15-16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页 |
| ·本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7页 |
| ·本文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野外工作方法 | 第17-18页 |
| ·室内数据处理与图表绘制 | 第18页 |
| ·本文研究路线 | 第18-21页 |
| ·基本思路 | 第18-19页 |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1-25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1-23页 |
| ·地理位置 | 第21页 |
| ·地质地貌特征 | 第21-22页 |
| ·气候特征 | 第22页 |
| ·水文特征 | 第22-23页 |
| ·土壤特征 | 第23页 |
| ·区域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 第23-24页 |
| ·区域构造 | 第23-24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页 |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地下水氟的分布特征及水化学特征 | 第25-39页 |
| ·地下水氟的分布特征 | 第25-30页 |
| ·研究区域地下水氟含量 | 第25-26页 |
| ·氟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 第26-28页 |
| ·氟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 第28-30页 |
| ·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 | 第30-34页 |
| ·水化学成分特征 | 第30-31页 |
| ·水化学类型 | 第31-32页 |
| ·地下水中的矿物 | 第32-34页 |
| ·浅层高氟地下水成因 | 第34-38页 |
| ·地下水氟与pH的相关性 | 第34-35页 |
| ·地下水氟与Na+的相关性 | 第35页 |
| ·地下水氟与HCO3-的相关性 | 第35-36页 |
| ·地下水氟与总硬度的相关性 | 第36页 |
| ·地下水氟与TDS的相关性 | 第36-37页 |
| ·主成分分析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土壤中氟的分布特征 | 第39-53页 |
| ·研究区域土壤氟含量 | 第39-42页 |
| ·土壤氟含量的基准值 | 第39-41页 |
| ·土壤氟含量的等级划分 | 第41-42页 |
| ·土壤中氟的水平与垂向分布特征 | 第42-44页 |
| ·表层土壤中氟的水平分布特征 | 第42-43页 |
| ·土壤中氟的垂向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 ·土壤中氟的赋存状态研究 | 第44-48页 |
| ·表层土壤氟的赋存状态 | 第45-47页 |
| ·深层土壤氟的赋存状态 | 第47-48页 |
| ·土壤氟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研究 | 第48-53页 |
|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48-50页 |
| ·土壤氟含量与其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第50-53页 |
| 第五章 地下水中氟与土壤中氟的相关性研究 | 第53-59页 |
| ·地下水中氟与表层土壤中氟的关系 | 第53-54页 |
| ·地下水中氟与深层土壤中氟的关系 | 第54-57页 |
| ·实验装置和材料 | 第54-55页 |
| ·试验方法步骤 | 第55页 |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5-57页 |
| ·小结 | 第57-59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 ·结论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 致谢 | 第67-69页 |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