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桥涵工程论文--勘测、设计与计算论文--桥涵设计论文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抗震设计理论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发展概况第10-14页
     ·先简支后连续梁的优点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抗震研究概况第14-18页
     ·地震及震害第14页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震害分析第14-16页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抗震现状第16页
     ·简支变连续梁桥抗震设计方法的变化第16-17页
     ·桥梁震害的教训及启示第17-18页
   ·本文研究内容第18-20页
第2章 桥梁抗震分析方法第20-26页
   ·确定性地震分析方法第20-24页
     ·静力法第20-21页
     ·动力反应谱法第21-22页
     ·动态时程分析方法第22-23页
     ·几种方法的对比第23-24页
   ·非确定性地震分析方法第24-25页
     ·随机振动方法第24页
     ·随机有限元方法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3章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动力特性分析第26-54页
   ·结构自振特性分析基本理论第26-30页
     ·动力学有限元方程的建立第26-28页
     ·特征值的求解方法第28-30页
   ·依托工程基本资料第30-33页
     ·鹦鹉沟一号大桥第30-31页
     ·建模说明第31-33页
   ·单片梁模型的分析第33-37页
     ·静力等效原理第33-35页
     ·自振频率分析第35-37页
   ·全桥模型的分析第37-51页
     ·基础模型自振特性的研究第37-44页
     ·上部结构设计参数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第44-47页
     ·下部结构设计参数对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第47-51页
   ·本章小结第51-54页
第4章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时程分析第54-82页
   ·时程分析法的基本理论第54-56页
     ·Newmark数值求解法的基本原理第54-56页
     ·阻尼矩阵的确定第56页
   ·地震波的选取与输入第56-59页
     ·地震波选取原则第56-57页
     ·本文采用的地震波第57-59页
   ·弹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第59-77页
     ·模型的建立第59-61页
     ·模型的加速度反应第61-64页
     ·模型的速度反应第64-68页
     ·模型的位移反应第68-72页
     ·模型的内力反应第72-77页
   ·减隔震设计桥梁抗震性能的量化分析第77-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5章 先简支后连续梁桥的非线性分析第82-102页
   ·弹塑性纤维梁柱单元第82-83页
     ·单元基本假定第82-83页
     ·建立弹塑性纤维梁柱单元模型的基本步骤第83页
   ·材料模型第83-86页
     ·钢筋应力一应变关系第83-84页
     ·混凝土应力一应变关系第84-86页
   ·弹塑性分析需求合理计算模型第86-89页
     ·桩-土-结构相互作用问题第87-88页
     ·纤维模型的定义第88-89页
   ·纤维模型计算结果第89-100页
     ·自振特性结果第89-92页
     ·曲率曲线结果第92-94页
     ·时程分析结果第94-100页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102-105页
   ·结论第102-104页
   ·展望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简支T梁桥在爆炸荷载作用下的易损性分析
下一篇:动态荷载作用下重载交通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