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及提升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技术路线 | 第10-11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11-12页 |
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招聘有效性综述 | 第12-15页 |
·招聘有效性界定 | 第12-13页 |
·招聘有效性评价指标 | 第13-15页 |
·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综述 | 第15-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综述 | 第16-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3 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第18-26页 |
·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界定 | 第18-19页 |
·校园招聘特征 | 第18页 |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8-19页 |
·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初步构建 | 第19-26页 |
·校园招聘有效性评价指标 | 第19-20页 |
·校园招聘有效性企业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第20-23页 |
·校园招聘有效性应届生层面影响因素分析 | 第23-24页 |
·初步影响因素体系 | 第24-26页 |
4 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26-46页 |
·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开放性访谈 | 第26-30页 |
·访谈对象选择 | 第26页 |
·访谈实施 | 第26-27页 |
·访谈结果分析 | 第27-30页 |
·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问卷设计及发放 | 第30-33页 |
·问卷初稿设计 | 第30页 |
·问卷预调研及定稿 | 第30-32页 |
·问卷发放及收集 | 第32-33页 |
·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问卷Ⅰ分析 | 第33-39页 |
·问卷Ⅰ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3-34页 |
·问卷Ⅰ效度检验 | 第34-37页 |
·问卷Ⅰ信度检验 | 第37页 |
·问卷Ⅰ相关分析 | 第37-38页 |
·问卷Ⅰ回归分析 | 第38-39页 |
·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问卷Ⅱ分析 | 第39-44页 |
·问卷Ⅱ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9-40页 |
·问卷Ⅱ效度检验 | 第40-42页 |
·问卷Ⅱ信度检验 | 第42-43页 |
·问卷Ⅱ相关分析 | 第43页 |
·问卷Ⅱ回归分析 | 第43-44页 |
·校园招聘有效性影响因素体系 | 第44-46页 |
5 校园招聘有效性提升对策 | 第46-52页 |
·制定合理的校招计划 | 第46-47页 |
·科学分析校招岗位及人数 | 第46页 |
·建立合理的录用标准 | 第46-47页 |
·组建强大的校招团队 | 第47-48页 |
·组建互补校招团队 | 第47页 |
·培训校招团队 | 第47-48页 |
·做好校招宣传 | 第48页 |
·加大校招宣传力度 | 第48页 |
·准确撰写校招信息 | 第48页 |
·合理应用校招预算 | 第48页 |
·运用合理校招策略 | 第48-50页 |
·选择合适校招时机 | 第48-49页 |
·选择合适校招目标院校 | 第49页 |
·选择合适校招甄选方法 | 第49-50页 |
·增强企业吸引力 | 第50页 |
·提升企业形象 | 第50页 |
·提供良好激励机制 | 第50页 |
·做好校招后期工作 | 第50-52页 |
·及时反馈应聘结果 | 第50页 |
·做好签约后期跟进 | 第50-51页 |
·做好校招评估 | 第51-5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2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