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m级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构造与拱上立柱布置形式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1页 |
·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概况 | 第9-11页 |
·国外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概况 | 第9-10页 |
·国内大跨径钢筋混凝土拱桥概况 | 第10-11页 |
·大跨径拱桥拱轴线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大跨径拱桥截面形式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大跨径拱桥拱上建筑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600m钢筋混凝土拱桥主拱构造研究 | 第21-55页 |
·主拱圈构造设计 | 第21-28页 |
·主拱截面形式 | 第21-22页 |
·截面高度与宽度 | 第22-23页 |
·截面变截面方式 | 第23-25页 |
·截面外缘板与腹板厚度 | 第25-26页 |
·截面风嘴 | 第26页 |
·矢跨比 | 第26-27页 |
·拱轴系数 | 第27-28页 |
·拱截面形式对主拱受力和稳定的影响 | 第28-36页 |
·主拱截面有限元模型 | 第28页 |
·截面参数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28-30页 |
·变截面形式的研究 | 第30-34页 |
·截面高度与宽度的研究 | 第34-36页 |
·矢跨比对主拱受力和稳定的影响 | 第36-41页 |
·不同矢跨比拱轴系数的取值 | 第37-38页 |
·在最优拱轴系数下矢跨比与截面内力的变化规律 | 第38-40页 |
·在最优拱轴系数下矢跨比与稳定和位移的变化规律 | 第40-41页 |
·拱轴系数对主拱受力和稳定的影响 | 第41-54页 |
·拱轴系数与内力的关系 | 第42-44页 |
·拱轴系数与应力的关系 | 第44页 |
·拱轴系数与偏心距的关系 | 第44-45页 |
·拱轴系数与稳定系数和位移的关系 | 第45-46页 |
·不同截面下拱轴系数变化规律 | 第46-48页 |
·不同跨径下拱轴系数变化规律 | 第48-52页 |
·温度作用下拱轴系数变化规律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拱上建筑布置对主拱与立柱受力影响研究 | 第55-73页 |
·概述 | 第55页 |
·拱上建筑构造形式 | 第55-57页 |
·拱上立柱构造形式 | 第55-56页 |
·桥道系 | 第56-57页 |
·拱上建筑试设计构造 | 第57-59页 |
·腹孔跨径布置的影响 | 第59-64页 |
·全桥有限元模型 | 第59-60页 |
·立柱对主拱圈的影响 | 第60-62页 |
·不同腹孔跨径对主拱圈的影响 | 第62-63页 |
·不同腹孔跨径对立柱的影响 | 第63-64页 |
·主梁与立柱连接方式的影响 | 第64-71页 |
·主梁与立柱连接方式对主拱圈的影响 | 第64-68页 |
·立柱与主梁连接方式对立柱的影响 | 第68-69页 |
·双向支座连接方式 | 第69-71页 |
·合理的拱上建筑设计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四章 600m钢筋混凝土拱桥优化拱轴系数 | 第73-87页 |
·概述 | 第73页 |
·确定拱轴系数的常用方法及评述 | 第73-77页 |
·五点重合法 | 第73-74页 |
·弯曲应变能量最小法与偏心距最小二乘法 | 第74-75页 |
·偏心距最大值最小法 | 第75-76页 |
·加权能量法 | 第76-77页 |
·优化原理简介 | 第77-81页 |
·ANSYS数学优化模型 | 第77页 |
·ANSYS优化设计的两种方法 | 第77-81页 |
·拱轴系数优化方法的讨论 | 第81-85页 |
·优化方法 | 第81-82页 |
·步骤设计步骤 | 第82-85页 |
·优化结果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7-89页 |
·本文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87-88页 |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工作展望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95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