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7页 |
| 第1章 导论 | 第7-23页 |
| ·研究背景、目的、研究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8-10页 |
| ·成年听障人 | 第8-9页 |
| ·社交能力 | 第9-10页 |
| ·理论基础 | 第10-12页 |
| ·增能理论 | 第10页 |
| ·符号互动理论 | 第10-11页 |
| ·社会支持网络 | 第11页 |
| ·生态系统理论 | 第11-12页 |
|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对象 | 第21-23页 |
| 第2章 成年听障人社交现状分析 | 第23-31页 |
| ·听障人的现状及特点 | 第23-24页 |
| ·成年听障人面临的社交困境 | 第24-27页 |
| ·成年听障人的认知偏差 | 第24-25页 |
| ·成年听障人的动机弱化 | 第25-26页 |
| ·成年听障人的情绪易变 | 第26页 |
| ·成年听障人社会能力的欠缺 | 第26-27页 |
| ·针对成年听障人的社会态度不纯 | 第27页 |
| ·成年听障人的社交意愿与需要 | 第27-29页 |
| ·社交意愿 | 第27-28页 |
| ·社交需要 | 第28-29页 |
| ·本文以志愿服务为社会工作实务的切入点 | 第29-31页 |
| 第3章 成年听障人社交能力培养的小组社会工作实务介入 | 第31-65页 |
| ·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和方法 | 第31-33页 |
| ·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性分析 | 第33-34页 |
|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 第34-35页 |
| ·小组工作开始前的准备活动 | 第35-39页 |
| ·贵阳市C助残机构概况 | 第35页 |
| ·小组工作的介入计划 | 第35-39页 |
| ·小组名称 | 第36页 |
| ·小组工作的性质 | 第36页 |
| ·小组工作的目标 | 第36页 |
| ·小组工作的时间 | 第36页 |
| ·小组工作的地点 | 第36页 |
| ·小组成员的招募 | 第36-37页 |
| ·小组工作者的角色 | 第37页 |
| ·小组成员信息 | 第37-38页 |
| ·小组工作的内容 | 第38-39页 |
| ·小组工作的评估总结 | 第39页 |
| ·小组工作的具体实施过程 | 第39-58页 |
| ·第一次:“认识自我” | 第39-42页 |
| ·第二次:“我最棒” | 第42-45页 |
| ·第三次:“志愿在我心” | 第45-49页 |
| ·第四次:“与你同行” | 第49-53页 |
| ·第五次:“微笑向阳” | 第53-56页 |
| ·第六次:“回顾与总结” | 第56-58页 |
| ·小组工作评估 | 第58-65页 |
| ·参与小组活动的成年听障人对小组活动的评价 | 第58-61页 |
| ·参与小组活动的成年听障人对自己的评价 | 第61-63页 |
| ·对参与小组活动的健听人进行访谈 | 第63-65页 |
| 第4章 总结与反思 | 第65-72页 |
| ·社会工作介入效果反思 | 第65-68页 |
| ·社会工作介入成年听障人社交能力培养的问题与挑战 | 第68-69页 |
| ·关于社会工作介入成年听障人参与志愿服务的思考 | 第69-70页 |
| ·创新与不足 | 第70-72页 |
| 结语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6页 |
| 附件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