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数学论文

专业发展背景下的交互式数学名师工作室研究

致谢第1-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1章 引言第12-16页
   ·研究背景第12-13页
     ·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第12页
     ·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关键第12页
     ·专业共同体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平台第12-13页
     ·名师工作室是教师专业共同体的重要形式第13页
   ·研究问题第13-14页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第14-16页
     ·研究目的第14页
     ·研究意义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第16-21页
   ·相关概念第16-18页
     ·教师专业发展第16页
     ·教师专业共同体第16-17页
     ·名师工作室第17-18页
   ·理论基础第18-21页
     ·实践共同体理论第18-19页
     ·群体动力理论第19页
     ·合作学习理论第19-20页
     ·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第20-21页
第3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6页
   ·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第21页
   ·教师共同体相关研究第21-2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22-23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23-24页
   ·教师工作室研究第24-26页
第4章 名师工作室实证分析——以齐鲁名师工作室为例第26-40页
   ·名师工作室概述第26-27页
   ·齐鲁名师工作室基本情况第27-29页
     ·调研背景第27页
     ·齐鲁名师工作室第27-29页
   ·齐鲁数学名师工作室第29-32页
     ·基本情况第29-30页
     ·个案介绍—孙晓俊名师工作室第30-32页
   ·调查结果分析第32-40页
     ·结果分析第32-35页
     ·工作室运行特点第35-36页
     ·数学名师工作室存在的不足第36-40页
第5章 交互式名师工作室的概念建构第40-50页
   ·建构背景第40-41页
     ·传统教师工作室存在的不足第40-41页
     ·网络教师工作室现实条件第41页
   ·建构理念第41-43页
     ·新型网络工作室描述第41-42页
     ·数学网络名师工作室第42页
     ·新型网络工作室描述第42-43页
   ·建构目标第43-44页
   ·建构模式第44-47页
     ·网络名师工作室模式第44-46页
     ·人员组成模式第46页
     ·运作模式第46-47页
   ·保障机制第47-48页
     ·组织保障机制第47页
     ·智力保障机制第47页
     ·经费保障机制第47-48页
     ·条件保障机制第48页
   ·评价机制第48-49页
   ·建构策略第49-50页
     ·科学的计划是名师工作室实施的前提第49页
     ·丰富的资源是名师工作室实施的基础第49页
     ·完善的制度是名师工作室实施的保证第49页
     ·融洽的合作文化是名师工作室实施的核心第49-50页
第6章 交互式数学名师工作室实践建构第50-59页
   ·名师工作室环境第50页
   ·名师工作室功能设计第50-52页
   ·名师工作室基本活动第52-59页
     ·课例打磨第52-55页
     ·数学实验第55-56页
     ·答疑系统第56-57页
     ·资源库建设第57-59页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建议第59-62页
   ·研究总结第59-60页
     ·研究工作总结第59-60页
     ·研究工作意义第60页
     ·研究工作不足第60页
   ·若干建议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5页
附录A 教师专业合作与专业发展调查问卷第65-69页
附录B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访谈提纲第69-70页
附录C 名师工作室成员访谈提纲第70-71页
作者简历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孔子的教育理念在中职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中职数学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