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研究--以大理学院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绪论第11-22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3页
  (一)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12-13页
 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13-20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3-18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8-20页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20-22页
  (一)研究方法第20-21页
  (二)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一章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第22-36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第22-26页
  一、大学生就业第22页
  二、就业竞争力第22-25页
  三、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第25-26页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理论基础第26-36页
  一、人力资本理论第26-27页
  二、核心竞争力理论第27-28页
  三、能力理论第28-29页
  四、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构成第29-36页
第二章 大理学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现状第36-48页
 第一节 大理学院基本情况第36-37页
 第二节 大理学院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第37-48页
  一、个人层面的现状分析第38-45页
  二、学校层面的现状分析第45-46页
  三、社会层面的现状分析第46-48页
第三章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48-59页
 第一节 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第48-51页
  一、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不相适应第48-50页
  二、大学生综合素质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第50-51页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观念与社会现实之间存在差异第51-54页
  一、当前大学生的就业观念第51-53页
  二、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影响第53-54页
 第三节 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协调第54-55页
  一、高校无专业设置自主权,专业设置难适应地方社会需求第54-55页
  二、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体现不出地方特色第55页
 第四节 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不够,导向不明晰第55-57页
  一、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力度不够第55-56页
  二、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导向不明晰第56-57页
 第五节 社会因素造成的困境第57-59页
  一、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是导致竞争力不足的客观因素第57-58页
  二、毕业生总量增长是竞争加剧的阶段性因素第58-59页
第四章 提升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第59-67页
 第一节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第59-61页
  一、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注重品德教育第59页
  二、强化综合素质培养第59页
  三、着力创新意识的培养第59-60页
  四、注重沟通交往能力,协作意识的培养第60页
  五、加强实践技能培养第60-61页
 第二节 改变传统就业观念第61-62页
  一、注重大学生择业观念引导第61页
  二、大学生要调整自身期望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第61-62页
  三、提高本科生考研率,增加就业竞争力第62页
  四、大力倡导自主创业,拓展就业新途径第62页
 第三节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专业设置第62-64页
  一、在调整专业设置方面要下功夫第62-63页
  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主动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实际发展需要第63页
  三、专业设置应立足优势、打造特色第63-64页
 第四节 加强就业指导力度、明确就业指导方向第64-67页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力度第64-65页
  二、明确就业指导方向,提高对大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第65页
  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65-67页
结束语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附录第72-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东民办高校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研究
下一篇:云南省属大学高等教育国际化绩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