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8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研究框架 | 第14-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创新与特色 | 第16-18页 |
2 相关理论回顾 | 第18-28页 |
·现代养老服务业理论综述 | 第18-25页 |
·现代养老服务业界定 | 第18-20页 |
·现代养老服务业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模式 | 第22-24页 |
·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路径 | 第24-25页 |
·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政策 | 第25页 |
·产业发展战略理论 | 第25-26页 |
·产业发展战略概念 | 第25-26页 |
·产业发展战略内容 | 第26页 |
·相关分析工具 | 第26-28页 |
·外部环境分析 | 第26-27页 |
·内部环境分析 | 第27-28页 |
3 国内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其启示 | 第28-48页 |
·国外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国内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29-31页 |
·浙江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 | 第31-41页 |
·城市和农村老龄化 | 第31-32页 |
·养老机构现状及发展方向 | 第32-33页 |
·政府对现代养老服务业的支持 | 第33-34页 |
·社会力量对现代养老服务业的支持 | 第34-35页 |
·养老服务方式向多元化发展 | 第35页 |
·浙江养老服务业的需求状况 | 第35-41页 |
·启示 | 第41-48页 |
·明确养老服务业在我国产业布局中的战略定位 | 第41-42页 |
·系统规划养老护理体系建设 | 第42-43页 |
·明确政府责任,调整投入投资、引导公私合作等专项政策 | 第43-44页 |
·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完善以及社会组织进入 | 第44-45页 |
·建立科学严密的养老服务行业管理标准体系 | 第45页 |
·加强养老服务业的对外开放 | 第45-48页 |
4 余姚市现代养老服务业现状和发展必要性 | 第48-56页 |
·余姚市现代养老服务业基本情况 | 第48-50页 |
·经济背景 | 第48页 |
·人口背景 | 第48-49页 |
·社会背景 | 第49页 |
·需求趋势 | 第49-50页 |
·余姚市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SWOT分析 | 第50-54页 |
·优势(S) | 第50-51页 |
·劣势(W) | 第51-52页 |
·机遇(O) | 第52-53页 |
·威胁(T) | 第53-54页 |
·余姚市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必要性 | 第54-56页 |
5 余姚市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战略设计 | 第56-82页 |
·指导思想 | 第56页 |
·基本思路 | 第56-57页 |
·总体目标 | 第57页 |
·重点领域 | 第57-75页 |
·老龄金融业 | 第57-61页 |
·老龄用品业 | 第61-66页 |
·老龄服务业 | 第66-71页 |
·老龄房地产业 | 第71-75页 |
·重点项目 | 第75-78页 |
·余姚市第二社会福利院 | 第75-76页 |
·余姚亲和源老年社区 | 第76-77页 |
·余姚合众老年公寓 | 第77页 |
·余姚唯心养生文化公寓 | 第77-78页 |
·空间布局 | 第78-82页 |
6 余姚市现代养老服务业发展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第82-88页 |
·转变思想观念 | 第82页 |
·普及现代养老理念 | 第82页 |
·强化社会公益意识 | 第82页 |
·提升产业价值认知 | 第82页 |
·完善组织结构 | 第82-83页 |
·健全养老服务组织机构 | 第82-83页 |
·加强养老服务专业队伍建设 | 第83页 |
·实行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评定制度 | 第83页 |
·大力发展“义工”队伍 | 第83页 |
·制定支持政策 | 第83-85页 |
·财政政策 | 第83-84页 |
·税收政策 | 第84页 |
·卫生政策 | 第84-85页 |
·其他政策 | 第85页 |
·打造人才体系 | 第85-86页 |
·加快推进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体系建设 | 第85-86页 |
·全面提高养老服务相关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 第86页 |
·大力加强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继续教育 | 第86页 |
·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养老服务业 | 第86页 |
·优化资源配置 | 第86-88页 |
·拓宽融资渠道 | 第86-87页 |
·创新融资模式 | 第87页 |
·养老体系构建 | 第87-88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结论 | 第88页 |
·展望 | 第88-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附录 | 第92-96页 |
致谢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