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系统分析法 | 第13页 |
·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自我教育的内涵及理论溯源 | 第14-22页 |
·自我教育的内涵 | 第14-15页 |
·自我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15-18页 |
·马克思主义内外因理论、认识论为自我教育提供了哲学依据 | 第15-16页 |
·人的本质、主体性及全面发展理论为自我教育提供了人学依据 | 第16-17页 |
·自我意识、需要层次理论为自我教育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 第17-18页 |
·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自我教育提供了教育学依据 | 第18页 |
·自我教育的理论溯源 | 第18-22页 |
·国内的自我教育理论 | 第18-19页 |
·国外的自我教育理论 | 第19-22页 |
3 大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 第22-28页 |
·自我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 第22-23页 |
·市场经济建设要求提升自我教育能力 | 第22页 |
·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人才 | 第22-23页 |
·多元文化增强了自我教育的紧迫性 | 第23页 |
·自我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法 | 第23-26页 |
·自我教育有助于发挥大学生主体性 | 第24页 |
·自我教育有助于坚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原则 | 第24-25页 |
·自我教育有助于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 第25页 |
·自我教育有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 | 第25-26页 |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26-28页 |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自己的需要 | 第26页 |
·自我教育是增强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的需要 | 第26-27页 |
·自我教育是大学生不断自我完善的需要 | 第27-28页 |
4 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调查及分析 | 第28-42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8-36页 |
·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肯定自我教育的重要性 | 第28-29页 |
·大学生自我体验能力较强,自我调控能力有待提高 | 第29-30页 |
·大学生自我评价较为客观,自我规划不够明确,学习能力有待提高 | 第30-31页 |
·大学生肯定外部环境的影响作用,要求建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 第31-34页 |
·实践活动、人际交往推动大学生自我教育,大众传媒的作用有待发挥 | 第34-36页 |
·大学生自我教育现状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42页 |
·市场经济背景下,多元文化及网络环境影响自我教育 | 第36-38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存在的问题影响自我教育 | 第38-41页 |
·大学生个人能力及心理状况影响自我教育 | 第41-42页 |
5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对策 | 第42-58页 |
·树立正确自我教育理念 | 第42-44页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树立自我教育理念 | 第42-43页 |
·大学生要树立自我教育理念 | 第43-44页 |
·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第44-48页 |
·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 | 第44-45页 |
·培养大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调控能力 | 第45-46页 |
·培养大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能力 | 第46-48页 |
·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引导 | 第48-50页 |
·引导大学生树立主体意识 | 第48-49页 |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 第49页 |
·激发大学生主动探索的积极性 | 第49-50页 |
·优化自我教育环境 | 第50-53页 |
·优化家庭环境 | 第50-51页 |
·优化学校环境 | 第51-52页 |
·优化社会环境 | 第52-53页 |
·拓展自我教育途径 | 第53-58页 |
·利用网络优势,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 第53-54页 |
·开展实践活动,拓宽大学生自我教育渠道 | 第54-55页 |
·发挥大众传媒作用,营造良好氛围 | 第55-56页 |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大学生人际交往 | 第56-58页 |
结语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