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港口转型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国内外港口转型理论与实践 | 第13-18页 |
·港口转型发展理论综述 | 第13-14页 |
·港口发展实践研究 | 第14-17页 |
·港口转型理论与实践小结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0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1-24页 |
·港口、港区与港口城市 | 第21页 |
·港口转型发展 | 第21-24页 |
·港口升级 | 第21-22页 |
·港口与城市空间拓展关系 | 第22页 |
·港口更新改造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港口转型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24-30页 |
·区域定位决定港口转型是否成功 | 第24页 |
·港口运营管理模式复杂 | 第24-27页 |
·我国港口运营管理现状 | 第25-26页 |
·港口运营管理的问题分析 | 第26-27页 |
·缺乏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科学共识 | 第27-29页 |
·工业遗产定义 | 第27页 |
·港口转型发展中工业遗产保护意义 | 第27页 |
·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城市肌理需重建 | 第29-30页 |
·重大交通设施 | 第29页 |
·工业园区布局 | 第29页 |
·未来产业布局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港口转型发展的主要原则 | 第30-33页 |
·生态保护,注重可持续发展 | 第30页 |
·因地制宜,体现港口城市特色 | 第30-32页 |
·港口互动,避免资源浪费 | 第30-31页 |
·统一规划,预留发展空间 | 第31页 |
·职住平衡,与生活旅游相结合 | 第31-32页 |
·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和谐的港口环境 | 第32-33页 |
·加强政府管理职能 | 第32页 |
·最大程度体现公益性 | 第32-33页 |
第五章 青岛市港口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33-48页 |
·青岛港口演化历程及动力分析 | 第33-36页 |
·青岛港口演化历程 | 第33-35页 |
·青岛港口发展动力分析 | 第35-36页 |
·青岛港口转型发展 SWOT 分析 | 第36-43页 |
·港口转型发展优势条件分析 | 第36-39页 |
·港口转型发展劣势条件分析 | 第39-41页 |
·港口转型发展机遇条件分析 | 第41页 |
·港口转型发展挑战条件分析 | 第41-43页 |
·港口转型阶段案例分析 | 第43-48页 |
·鹿特丹港 | 第43-44页 |
·新加坡港 | 第44-46页 |
·上海港 | 第46-47页 |
·案例小结 | 第47-48页 |
第六章 青岛市港口转型发展对策 | 第48-66页 |
·争取建立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 第48-49页 |
·优化港口资源、加快港区功能转型 | 第49-54页 |
·不断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 第50-52页 |
·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52-53页 |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53-54页 |
·顺应船舶大型化发展、打造信息物流港 | 第54-55页 |
·大力拓展发展空间 | 第54页 |
·加强深水泊位建设 | 第54-55页 |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 第55页 |
·综合布局、港城一体化发展 | 第55-58页 |
·规划建设一体化 | 第56-57页 |
·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 第57页 |
·港口功能布局一体化 | 第57-58页 |
·市场发展一体化 | 第58页 |
·组织管理一体化 | 第58页 |
·建设蓝色港湾、绿色港区 | 第58-61页 |
·规划设计绿色化 | 第58-59页 |
·施工建设绿色化 | 第59-60页 |
·港区环境绿色化 | 第60页 |
·制度设计绿色化 | 第60-61页 |
·依托港口资源,突出旅游经济 | 第61-64页 |
·完善和发扬港口传统观光旅游 | 第62页 |
·鼓励发展港口工业旅游 | 第62-63页 |
·拓展港口邮轮旅游 | 第63-64页 |
·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 | 第64-66页 |
·建立人才引进机制 | 第64-65页 |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65页 |
·强化人才激励措施 | 第65-66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一、书籍 | 第68页 |
二、期刊论文 | 第68-69页 |
三、网络 | 第69页 |
四、法律法规及规范 | 第69-70页 |
注释 | 第70-71页 |
个人简历 | 第71页 |
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