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院巡回审判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一、我国巡回审判制度概述 | 第6-12页 |
(一)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概念 | 第6-7页 |
(二)我国巡回审判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7-12页 |
1、产生阶段(1925-1949年) | 第7-9页 |
2、继承与动荡阶段(1949-1979年) | 第9-10页 |
3、复兴阶段(1979年至今) | 第10-12页 |
二、巡回审判制度的优越性及局限性 | 第12-19页 |
(一)巡回审判制度的特点 | 第12-15页 |
1、现实性 | 第12页 |
2、灵活性 | 第12-13页 |
3、便民性 | 第13-14页 |
4、效率性 | 第14-15页 |
(二)巡回审判制度符合现代法治理念 | 第15-17页 |
1、巡回审判有利于保护人权 | 第15-16页 |
2、巡回审判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实现公平公正 | 第16页 |
3、巡回审判有利于普法教育 | 第16-17页 |
(三)巡回审判制度的局限性 | 第17-19页 |
1、适用的案件类型有限 | 第17页 |
2、巡回审判提高了司法运行成本 | 第17-19页 |
三、我国新时期巡回审判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19-21页 |
(一)立法方面的不足 | 第19页 |
(二)巡回审判缺乏制度的保障 | 第19-20页 |
(三)法院与基层组织沟通不足,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 第20-21页 |
四、巡回审判制度的改进设想 | 第21-31页 |
(一)加强立法及制度建设 | 第22-24页 |
(二)切实保障巡回审判的运行条件 | 第24-25页 |
(三)巡回法庭与基层组织应建立有效的合作沟通机制 | 第25-26页 |
(四)强化巡回审判制度中主体的角色定位 | 第26-31页 |
1、法官群体行为的优化 | 第26-28页 |
2、积极引导当事人及社会公众参与巡回审判 | 第28页 |
3、法律服务者在巡回审判中的角色定位 | 第28-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