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工业机器人论文

两自由度并联结构踝关节的分析与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绪论第9-19页
   ·概述第9页
   ·并联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及展望第9-12页
   ·机器人踝关节研究现状第12-15页
   ·2 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研究概况第15-17页
   ·课题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第17-19页
第2章 踝关节的运动学分析第19-33页
   ·概述第19页
   ·踝关节的设计思想第19-21页
   ·踝关节的机构原型第21-25页
     ·坐标系的建立第22-24页
     ·基本设计参数及组装条件第24-25页
   ·踝关节位置分析第25-29页
     ·位置反解第26-27页
     ·位置正解第27-29页
   ·踝关节速度分析第29-32页
     ·雅可比矩阵的求解第29-30页
     ·角速度的求解第30页
     ·角加速度的求解第30-31页
     ·运动分析算例第31-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3章 踝关节的工作空间分析第33-45页
   ·概述第33页
   ·踝关节的设计空间第33-35页
   ·理论工作空间形状分析第35-40页
     ·保角变换理论第35-36页
     ·理论工作空间形状分析第36-38页
     ·工作空间面积分析第38-40页
   ·约束条件下的工作空间分析第40-42页
     ·奇异位姿约束第40-41页
     ·杆件之间干涉约束第41页
     ·运动杆件与固定平台之间的约束第41-42页
   ·设计参数对工作空间的影响第42-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踝关节的性能分析第45-54页
   ·概述第45页
   ·运动学传递各向同性性能分析第45-48页
   ·静力学承载力性能分析第48-53页
     ·力雅可比矩阵的求解第48-50页
     ·静力学传递性能评价指标第50-53页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踝关节的动力学分析第54-63页
   ·概述第54页
   ·转动惯量的计算第54-57页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57-62页
     ·质心的线加速度分析第57-58页
     ·连杆的惯性力和力矩第58页
     ·连杆的受力分析第58-60页
     ·驱动力和力矩的求解第60-61页
     ·驱动力矩曲线图第61-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6章 踝关节的样机设计第63-74页
   ·概述第63页
   ·踝关节的样机设计第63-69页
     ·设计参数的确定第63-65页
     ·初始装配位姿的选择第65页
     ·转动副中心的分布对传递性能的影响第65-68页
     ·踝关节模型的建立第68-69页
   ·踝关节的运动学仿真第69-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结论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作者简介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讯协议协同设计的网络控制系统建模与控制
下一篇:基于遗传算法的在线螺线管磨粒传感器的设计与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