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保护管理论文--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论文--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论文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域下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绪论第9-14页
 一、 课题选择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一) 选题目的第9页
  (二) 选题意义第9-10页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2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1-12页
 三、 研究方法第12-13页
 四、 创新点第13-14页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解读第14-28页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主要观点第14-23页
  一、 人与自然: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基本立足点第15-16页
  二、 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第16-17页
  三、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化自然”的把握方式第17-20页
  四、 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第20-21页
  五、 现代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与化解第21-23页
 第二节 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继承与发展第23-28页
  一、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统筹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第24-25页
  二、 科学发展观生态观的目标:可持续发展第25-26页
  三、 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制度保证:政治和经济制度第26-28页
第二章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现状及成因分析第28-40页
 第一节 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第28-34页
  一、 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自然资源透支严重第29页
  二、 水资源遭到了严重污染,水土流失严重第29-30页
  三、 我国农村可利用的耕地资源森林面积日益减少第30-31页
  四、 现代化农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第31-32页
  五、 农村居民生存和生活造成的污染和乡镇企业造成的工业污染第32-33页
  六、 城市垃圾转移对农村环境的污染第33-34页
 第二节 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分析第34-40页
  一、 造成污染的生产方式根源第34-35页
  二、 造成污染的生活方式根源第35-36页
  三、 农村地方政府对环境问题处理不当第36-37页
  四、 农村环境保护的管理体制不当第37-38页
  五、 我国传统的“有人就有一切”的价值观根源第38页
  六、 “经济利益至上”的形而上学发展观第38-40页
第三章 生态观视域下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原则与对策探讨第40-49页
 第一节 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应遵循的原则第41-42页
 第二节 结合我国实际,探索解决我国农村环境问题的对策第42-49页
  一、 依靠科技进步,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促进生态平衡第42-43页
  二、 努力减少农村工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积极践行生态观第43-44页
  三、 落实环保制度与环保建设资金投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第44-45页
  四、 切实解决城市生态转移对我国农村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第45-46页
  五、 努力提高农民环保意识改变人们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第46-47页
  六、 大力推进我国农村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平衡第47-49页
结束语第49-50页
注释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泽东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及其当代价值
下一篇:贯休诗学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