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一、前言 | 第8-16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9-13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 研究价值 | 第14-15页 |
1. 理论价值 | 第14-15页 |
2. 实践价值 | 第15页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15-16页 |
二、公民意识理论解析 | 第16-21页 |
(一) 公民意识发展的历史回顾 | 第16-18页 |
1. 希腊城邦积极公民意识:富于参与精神与公共责任意识 | 第16-17页 |
2. 罗马帝国消极公民意识:服从、克制、追求和平与稳定 | 第17-18页 |
3. 现代国家消极公民意识:平等、自由意识及权利意识 | 第18页 |
(二) 公民意识的构成要素及内涵界定 | 第18-21页 |
1. 公民意识的构成要素 | 第18-20页 |
2. 公民意识的内涵界定 | 第20-21页 |
三、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与分析 | 第21-32页 |
(一) 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 第21-28页 |
1. 调查背景和意义 | 第21页 |
2. 调查对象和内容 | 第21页 |
3. 调查问卷的收发情况和受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 第21页 |
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1-28页 |
(二) 影响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主要原因 | 第28-32页 |
1. 历史原因:臣民意识、小农意识 | 第28-29页 |
2. 现实原因:市场经济的利益最大化、极端个人主义 | 第29-30页 |
3. “大学精神”的失落:价值理想缺失、迎合之风盛行 | 第30-32页 |
四、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必要性与目标 | 第32-40页 |
(一) 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必要性 | 第32-36页 |
1. 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32-34页 |
2. 公民意识教育是当代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34-36页 |
(二) 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目标 | 第36-40页 |
1. 将成人意识培育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首要目标 | 第36-37页 |
2. 公民德性的生成是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应有的目标追求 | 第37-38页 |
3. 将信仰意识培育作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价值目标 | 第38-40页 |
五、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途径与方法 | 第40-49页 |
(一)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基本途径 | 第40-44页 |
1. 政府教育 | 第40-41页 |
2. 社会教育 | 第41-43页 |
3. 学校教育 | 第43-44页 |
4. 家庭教育 | 第44页 |
(二)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的方法 | 第44-49页 |
1. 丰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革新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形式 | 第44-45页 |
2. 将公民意识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发挥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 | 第45-46页 |
3. 把公民意识教育与学校的日常管理相结合 | 第46页 |
4. 拓宽大学生社会实践领域,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行为能力 | 第46-47页 |
5. 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格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附录 | 第54-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