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路基论文

高速铁路运营阶段路基沉降变形规律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主要符号说明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4页
     ·列车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路基附加沉降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高速铁路路基工后沉降的研究现状第11-14页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机理与计算方法第15-24页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机理第15-19页
     ·土的变形性质第15-16页
     ·路基沉降机理第16-19页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的计算方法第19-23页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变形规律现场监测第24-31页
   ·工程概况第24-25页
   ·沉降监测方案研究第25-30页
     ·水准测量第25-26页
     ·沉降监测依据第26页
     ·沉降监测方案第26-28页
     ·监测要求第28-30页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基于现场沉降观测数据的高铁路基沉降变形规律第31-57页
   ·路堑段路基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第31-34页
   ·路堤段路基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第34-36页
   ·过渡段路基沉降监测数据分析第36-45页
     ·路桥过渡段第36-39页
     ·路涵过渡段第39-44页
     ·刚性结构物上部第44-45页
   ·沿线路纵向沉降变形分析第45-48页
   ·沉降的拟合与预测第48-56页
     ·概述第48-49页
     ·沉降预测的曲线拟合第49页
     ·双曲线法第49-50页
     ·三点法第50-51页
     ·泊松曲线法第51-52页
     ·Boltzmann 模型第52-53页
     ·拟合结果分析第53-56页
   ·本章小结第56-57页
第五章 动静组合荷载作用下高铁路基沉降变形规律理论模型第57-73页
   ·沉降的 Li&Selig 模型分析第57-61页
     ·模型简述第57-59页
     ·参数取值第59-60页
     ·计算分析第60-61页
   ·沉降的蠕变模型分析第61-71页
     ·蠕变作用概述第61-64页
     ·岩土非线性蠕变卸载特性及蠕变变形划分第64-65页
     ·粘弹性模型概述第65-66页
     ·路堤填方体粘弹性模型推导第66-67页
     ·模型特点的分析第67-68页
     ·模型参数的确定第68-70页
     ·模型应用第70-71页
   ·综合分析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3-75页
   ·主要工作总结第73-74页
   ·研究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主要项目第78-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引水隧道下穿厦深铁路对路基沉降的影响分析
下一篇: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客流量与沿线土地利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