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一、绪论 | 第7-12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8页 |
(四)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8-11页 |
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8-10页 |
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五) 理论基础 | 第11页 |
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11页 |
2.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理论 | 第11页 |
(六) 调查的基本情况 | 第11-12页 |
1. 调查方式 | 第11页 |
2. 调查对象 | 第11-12页 |
3. 调查对象的抽样方法 | 第12页 |
二、当代农科大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 第12-30页 |
(一) 大学生思想总体状况分析 | 第12-20页 |
1. 当代农科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 第12-17页 |
2. 当代农科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 第17页 |
3. 当代农科大学生的学业观 | 第17-19页 |
4. 当代农科大学生的就业观 | 第19-20页 |
(二) 大学生自身属性特征和思想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 第20-30页 |
1. 性别对思想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 第21-26页 |
2. 是否独生子女对思想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 第26-27页 |
3. 家庭所在地对思想状况的相关性分析 | 第27-30页 |
三、影响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因素 | 第30-32页 |
(一) 社会环境因素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 第30-31页 |
1. 市场经济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 第30页 |
2. 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 第30页 |
3. 传播媒介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 第30-31页 |
(二) 学校因素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 第31-32页 |
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较弱 | 第31页 |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存在偏差 | 第31-32页 |
3. 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堂教育方式滞后 | 第32页 |
(三)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 | 第32页 |
1. 价值观多元化、实用化、功利化 | 第32页 |
2. 心理矛盾复杂化 | 第32页 |
四、改善大学生思想状况的途径与方法 | 第32-37页 |
(一) 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 第32-33页 |
1. 优化市场经济制度 | 第32-33页 |
2. 优化文化环境 | 第33页 |
(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第33-35页 |
1.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 第34页 |
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 第34页 |
3.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锻炼 | 第34-35页 |
(三)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 | 第35-36页 |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 第35页 |
2. 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 第35-36页 |
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 第36页 |
(四) 提高大学生自身修养 | 第36-37页 |
1. 掌握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 第36页 |
2. 培养健全人格 | 第36-37页 |
五、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3页 |
Abstract | 第43-45页 |
附录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