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第10-11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1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21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一)电视媒体与电视节目 | 第14页 |
(二)社会导向 | 第14-16页 |
二、电视媒体的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一)“把关人”理论 | 第16页 |
(二)社会责任理论 | 第16-17页 |
(三)和谐论与“正能量”观 | 第17页 |
三、社会管理创新理论 | 第17-21页 |
(一)社会管理创新的概念 | 第17页 |
(二)社会管理创新的类别 | 第17-18页 |
(三)社会管理创新的内容 | 第18页 |
(四)社会管理创新的方法 | 第18-19页 |
(五)社会管理创新的原则 | 第19-21页 |
第三章 我国电视媒体社会导向的现状分析 | 第21-29页 |
一、我国电视节目的主要形态及现状分析 | 第21-24页 |
(一)电视媒体节目形态的分类 | 第21页 |
(二)电视媒体主要节目形态的现状 | 第21-24页 |
二、我国电视媒体节目社会导向问题分析 | 第24-29页 |
(一)缺乏科学的监管对受众造成“负面影响” | 第24-25页 |
(二)一味追求高收视率电视节目出现“虚假现象” | 第25-27页 |
(三)观众与传媒者关系脱节电视媒体导向减弱 | 第27-28页 |
(四)部分电视人价值观混乱一些节目突破“道德底线” | 第28-29页 |
第四章 社会管理创新视角下的我国电视媒体社会导向问题解决对策 | 第29-35页 |
一、强化政府监管机制 | 第29-30页 |
(一)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加强对电视媒体的科学管理 | 第29-30页 |
(二)各级政府继续强化对电视节目的监督管理 | 第30页 |
二、电视媒体在市场化进程中坚持以社会效益为中心 | 第30-32页 |
三、增加公众对电视媒体节目的播控权 | 第32-33页 |
(一)搭建有效沟通平台 | 第32页 |
(二)根据受众分析情况开展市场调查和民意调查 | 第32-33页 |
(三)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受众进行互动 | 第33页 |
四、加强电视媒体内部价值观体系建设 | 第33-35页 |
(一)加强电视媒体行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 第33-34页 |
(二)加强电视媒体行业的政治敏感性的建设 | 第34页 |
(三)加强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建设 | 第34-35页 |
第五章 结语与未来展望 | 第35-36页 |
一、研究结论 | 第35页 |
二、未来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生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