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综述 | 第8-10页 |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0-14页 |
| ·工伤以及工伤保障的概念 | 第10页 |
| ·实习生的内涵、分类和特征 | 第10-12页 |
| ·实习生的法律地位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我国实习生工伤保障的立法沿革以及工伤保障模式 | 第14-22页 |
| ·立法沿革 | 第14-16页 |
| ·计划经济时期(1964年—1978年) | 第14-15页 |
| ·过渡时期(1978年—1996年) | 第15页 |
| ·市场经济时期(1996年以后) | 第15-16页 |
| ·工伤保障模式及其比较 | 第16-22页 |
| ·工伤保险模式 | 第16-18页 |
| ·商业保险模式 | 第18-19页 |
| ·两种模式的比较 | 第19-22页 |
| 第三章 国外实习生工伤保障模式及借鉴 | 第22-26页 |
| ·国外相关的工伤保障模式研究 | 第22-24页 |
| ·德国 | 第22-23页 |
| ·法国 | 第23页 |
| ·荷兰 | 第23-24页 |
| ·对我国实习生工伤处理的借鉴 | 第24-26页 |
| ·各国模式的对比研究 | 第24-25页 |
| ·对我国的借鉴 | 第25-26页 |
| 第四章 我国实习生工伤保障的路径选择和具体制度构建 | 第26-30页 |
| ·我国实习生工伤保障的路径 | 第26-27页 |
| ·建立和完善我国实习生工伤保障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27-30页 |
| ·法律上明确实习生的涵义和法律地位 | 第27页 |
| ·建立按照区分原则分别使用商业险和工伤保险模式的制度 | 第27页 |
| ·设立实习生完善的工伤预防制度 | 第27-28页 |
| ·构建明确合理的实习生工伤认定制度 | 第28页 |
| ·确立合适的赔偿标准和制度 | 第28页 |
| ·实行实习生强制保险制度 | 第28-29页 |
| ·建立统一的实习生工伤保障专款制度 | 第29-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 致谢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