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导论第9-22页
 一、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3页
  (一) 选题背景第9-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3页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3-20页
  (一)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7页
  (二) 国内研究综述第17-20页
 三、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20-22页
  (一) 研究思路第20-21页
  (二)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一章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内涵与外延第22-28页
 第一节 公共体育服务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一、 公共服务第22-24页
  二、 公共体育服务第24页
  三、 公共服务均等化第24-25页
  四、 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第25-26页
 第二节 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内容第26-28页
  一、 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意义第26-27页
  二、 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指导思想第27页
  三、 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基本内容第27-28页
第二章 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基础第28-37页
 第一节 韶关市概况第28-30页
  一、 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人口概况第28-29页
  二、 经济发展状况第29页
  三、 生态环境建设第29-30页
  四、 体育事业发展第30页
 第二节 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必要性第30-32页
  一、 群众对健康体魄的迫切需求第30-31页
  二、 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第31-32页
  三、 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机遇第32页
 第三节 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的基础第32-37页
  一、 场馆设施的建设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前提条件第32-33页
  二、 政策法规的实施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物质保障第33-34页
  三、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动力第34-37页
第三章 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及成因第37-52页
 第一节 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的现状第37-46页
  一、 场馆设施建设不均衡第37-39页
  二、 公共体育组织不健全第39-42页
  三、 体育指导员队伍不完善第42-44页
  四、 公共体育活动不平衡第44-45页
  五、 体育事业资金不充足第45-46页
 第二节 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非均等化的成因剖析第46-52页
  一、 经济发展落后制约公共体育资金投入第46-48页
  二、 经营管理缺失导致资源使用效益不高第48-50页
  三、 组织宣传滞后影响社会体育指导水平第50-51页
  四、 农村体育发展缓慢导致均等化“短板”凸显第51-52页
第四章 促进韶关市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第52-65页
 第一节 以政府部门为主导,促进多元发展第52-56页
  一、 进一步增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责任第53页
  二、 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第53-54页
  三、 公共体育服务统筹管理的社会化第54-55页
  四、 公共体育服务绩效评价的科学化第55-56页
 第二节 以便民利民为宗旨,夯实基础设施建设第56-58页
  一、 加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力度第56-57页
  二、 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开放第57-58页
  三、 提高公共体育设施使用效率第58页
 第三节 以基层组织为基础,完善体育网络体系第58-61页
  一、 完善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的统筹规划第59页
  二、 加大基层体育组织建设的扶持力度第59-60页
  三、 强化农村体育组织建设的全面保障第60-61页
 第四节 以全民健身为目的,提升服务指导水平第61-63页
  一、 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力度第61-62页
  二、 加大健身宣传和体育信息公开力度第62页
  三、 加大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的实施力度第62-63页
 第五节 以健身活动为载体,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第63-65页
  一、 以全民健身品牌活动为依托,推动特色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第63-64页
  二、 以农村特色体育项目为支撑,推进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第64-65页
结束语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致谢第71-72页
本人在读期间完成的研究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北秦皇岛市妇女小额贷款问题研究
下一篇:云南地税系统公务员激励机制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