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0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4-15页
     ·研究背景第14-15页
     ·研究的意义第15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第18-20页
     ·研究内容第18页
     ·研究方法第18-19页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19-20页
第2章 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第20-29页
   ·核心概念界定第20-22页
     ·新型农村社区第20页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社区化第20-21页
     ·农村公共服务、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第21-22页
   ·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新公共服务理论第22-23页
     ·社区化对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矫正第23-26页
   ·新型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的实践环境第26-29页
     ·新农村社区建设——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契机第26页
     ·公共资源下沉——公共服务社区化模式的基础第26-27页
     ·新农村政治文化发展——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的有利环境第27-29页
第3章 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运行成效及实践困境第29-33页
   ·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运行成效第29页
     ·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有效分流了乡镇机关富余人员第29页
     ·推动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了党的执政基础第29页
     ·提升了农民综合素质,加快了乡村文明进程第29页
   ·当前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的现实困境第29-33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呈现供需结构失衡现状第29-30页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呈现非均衡化与非对称性第30-31页
     ·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错位、渠道单一第31-33页
第4章 优化新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第33-39页
   ·完善居民参与机制,提高服务供给效率第33-34页
     ·建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双向互动的供给决策体制第33页
     ·完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的多元参与机制第33-34页
     ·培育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第34页
   ·培育新型社会组织,构建多元协调机制第34-36页
     ·培育社区民间组织,加强社区服务管理第34-35页
     ·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公共服社区化多元供给机制第35-36页
   ·界定政社权力边界,促进服务有效配置第36-37页
     ·合理确定政府在社区公共服务中的权力边界第36-37页
     ·确立政府和农村社区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第37页
   ·增加社区建设投入,建立多元筹资机制第37-39页
     ·增加公共财政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第37-38页
     ·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筹资机制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3页
致谢第43-4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温州市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下一篇:新时期我国人才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