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农村社区建设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摘要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农村社区建设问题相关概念阐释 | 第17-19页 |
·农村社区的概述 | 第17页 |
·农村社区的定位及职能 | 第17-18页 |
·农村社区建设与服务 | 第18-19页 |
第三章 温州市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 第19-29页 |
·温州市农村社区概况 | 第19页 |
·温州市农村社区建设背景 | 第19-20页 |
·温州市农村社区建设措施 | 第20-21页 |
·明确定位,增强社区服务性与凝聚力 | 第20页 |
·强化职权,“放权”与“让权”双管齐下 | 第20-21页 |
·加大投入,满足社区人力、财力需求 | 第21页 |
·完善服务,健全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 第21页 |
·温州市农村社区建设进展 | 第21-23页 |
·温州市农村社区建设效果 | 第23页 |
·温州市农村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29页 |
·转制中的社区行政化倾向严重 | 第23-24页 |
·社区组织与权力关系没有理顺 | 第24-25页 |
·社区与村组织的权力职能有待理顺 | 第25-26页 |
·社区议事决策与监督组织没有分离 | 第26页 |
·社区社会组织发育不充分 | 第26-27页 |
·农村社区合格社工的供给不足 | 第27-29页 |
第四章 温州农村社区治理体系重新构建 | 第29-39页 |
·明确农村社区的性质与定位 | 第29-30页 |
·确立社区“群众自治组织”性质 | 第29-30页 |
·形成乡镇与社区的指导与监督关系 | 第30页 |
·理顺农村社区横向管理体系 | 第30-32页 |
·直选产生党支部及相应机构作为领导机构 | 第30-31页 |
·设立社区居民大会和代表大会作议决机关 | 第31页 |
·设立居民直接选举产生居委会作为执行机关 | 第31-32页 |
·设立居民直接选举产生监委会作为监督机关 | 第32页 |
·理顺农村社区纵向管理体系 | 第32-36页 |
·构建覆盖驻农村社区各类单位实体的党组织体系 | 第33页 |
·撤销办事处,改设政府驻社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 | 第33-34页 |
·构筑政府与社区间的“合作治理”关系 | 第34-35页 |
·撤销村委会,设立社区服务中心驻村便民点 | 第35-36页 |
·强化社区社会组织培育 | 第36-37页 |
·加强农村社区干部队伍建设 | 第37-39页 |
·建立专职工作者的职业准入制度 | 第37页 |
·进一步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待遇 | 第37-38页 |
·大学生村官转型为农村专职社工 | 第38-39页 |
第五章 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 第39-43页 |
·因地制宜的建设规划及科学有序的建设进程 | 第39页 |
·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新农村社区建设 | 第39页 |
·树立科学发展观,搞好社区规划建设 | 第39页 |
·公共设施及公益性服务的完善和投入 | 第39-40页 |
·政府职能的转变与社会组织的参与 | 第40页 |
·群众参与意识培育、引导 | 第40-41页 |
·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新农村社区工作者队伍 | 第40页 |
·发挥农民建设新农村社区的主体作用 | 第40页 |
·深入开展社区服务,凝聚民心 | 第40-41页 |
·社区文化建设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