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论文

基于石墨烯构建新型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中文摘要第1-13页
ABSTRACT第13-17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7-18页
绪论第18-56页
 1 石墨烯研究发展史概述第18-19页
 2 石墨烯的性质第19-20页
 3 石墨烯的制备和表征第20-23页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第20-22页
   ·石墨烯的表征方法第22-23页
 4 石墨烯的功能化第23-25页
   ·共价修饰第24页
   ·非共价修饰第24-25页
 5 石墨烯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第25-37页
   ·基于石墨烯的光学传感器第25-30页
   ·基于石墨烯的电化学传感器第30-36页
   ·基于石墨烯的场效应晶体管传感器第36-37页
 6 生物传感中的电化学技术简介第37-43页
   ·电化学三电极系统第37-39页
   ·常用电化学技术第39-43页
 7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56页
第一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和脱氧核酶构建双信号比色法DNA传感器第56-72页
   ·引言第56-57页
   ·实验部分第57-59页
     ·实验试剂第57-58页
     ·实验仪器第58页
     ·具有催化活性的氧化石墨烯-探针DNA复合物的制备第58-59页
     ·目标DNA的检测第59页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59页
   ·结果与讨论第59-66页
     ·实验原理第59-60页
     ·检测平台的可行性研究第60-61页
     ·氧化石墨烯表面催化活性的探针DNA装载量的研究第61-63页
     ·目标DNA检测第63-64页
     ·盐离子浓度影响第64-65页
     ·检测平台特异性研究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第二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与核酸适体功能化金纳米颗粒构建比色法ATP传感器第72-87页
   ·引言第72-73页
   ·实验部分第73-75页
     ·实验试剂第73页
     ·实验仪器第73-74页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第74页
     ·金纳米颗粒的表征第74页
     ·ATP适体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的制备第74-75页
     ·氧化石墨烯与功能化金纳米颗粒相互作用的比色分析第75页
   ·结果与讨论第75-82页
     ·实验原理第75-76页
     ·金纳米颗粒的表征第76页
     ·金纳米颗粒的修饰情况表征第76-77页
     ·实验可行性研究第77-79页
     ·沉淀析出的影响因素第79-80页
     ·ATP的检测第80页
     ·检测体系的特异性第80-82页
   ·结论第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第三章 基于硫堇—石墨烯复合物构建胰蛋白酶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第87-102页
   ·引言第87-88页
   ·实验部分第88-90页
     ·实验试剂第88页
     ·实验仪器第88-89页
     ·硫堇-石墨烯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第89页
     ·多肽修饰电极的制备第89页
     ·电化学检测胰蛋白酶第89-90页
   ·结果与讨论第90-97页
     ·实验原理第90-91页
     ·硫堇-石墨烯复合物的表征第91-92页
     ·实验可行性研究第92-93页
     ·传感器构建过程的电化学表征第93-94页
     ·胰蛋白酶酶切时间优化第94-95页
     ·胰蛋白酶酶活检测第95页
     ·检测体系特异性第95-97页
   ·结论第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2页
第四章 基于DNA功能化石墨烯构建小分子三维“纳米避难所”第102-117页
   ·引言第102-103页
   ·实验部分第103-106页
     ·实验试剂第103页
     ·实验仪器第103-104页
     ·氧化石墨烯-DNA复合物的制备第104页
     ·红外表征第104页
     ·DNA修饰电极的制备第104-105页
     ·“纳米避难所”构建第105页
     ·电化学检测第105-106页
   ·结果与讨论第106-113页
     ·实验原理第106页
     ·氧化石墨烯-DNA复合物的表征第106-108页
     ·“纳米避难所”组装过程的表征第108-109页
     ·连接DNA浓度优化第109-110页
     ·“纳米避难所”对小分子流入的影响第110-111页
     ·“纳米避难所”对小分子流出的影响第111-113页
     ·讨论第113页
   ·结论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7页
第五章 基于氧化石墨烯和阳极氧化铝膜构建小分子响应的智能膜开关第117-131页
   ·引言第117-118页
   ·实验部分第118-120页
     ·实验试剂第118页
     ·实验仪器第118-119页
     ·金纳米颗粒制备第119页
     ·ATP适体修饰阳极氧化铝膜的制备第119页
     ·阳极氧化铝膜开关的构建第119页
     ·阳极氧化铝膜开关截留率测定第119-120页
   ·结果与讨论第120-126页
     ·实验原理第120-121页
     ·阳极氧化铝膜开关的AFM表征第121-122页
     ·水流滤过性实验研究第122页
     ·氧化石墨烯浓度优化第122-123页
     ·阳极氧化铝膜开关对ATP响应情况研究第123-124页
     ·阳极氧化铝膜开关对不同分子截留率研究第124-125页
     ·阳极氧化铝膜开关响应特异性研究第125-126页
   ·结论第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1页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131-133页
 1 全文总结第131-132页
 2 展望第132-133页
附录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若干社区发现算法研究
下一篇:沁水盆地煤层气储层岩石物理及物理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