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目录 | 第8-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19页 |
| 1 剂量分散型缓控释微丸系统 | 第11-13页 |
| 2 流化床简介 | 第13-15页 |
| 3 实验设计方法 | 第15-17页 |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15-16页 |
|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 | 第16-17页 |
| 4 本研究主要研究问题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和制剂的处方前研究 | 第19-31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19页 |
| 2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9-27页 |
|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0-23页 |
|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3-27页 |
| 3 处方前研究 | 第27-29页 |
| ·模型药物琥珀酸美托洛尔 | 第27-28页 |
| ·底喷式流化床工作原理 | 第28-29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琥珀酸美托洛尔载药层包衣的工艺研究 | 第31-39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1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1-37页 |
| ·溶剂的选择 | 第31页 |
| ·空白丸芯的选择 | 第31-32页 |
| ·上药溶液的配制 | 第32页 |
| ·包衣效率评价方法 | 第32页 |
| ·上药包衣工艺单因素考察 | 第32-34页 |
| ·正交设计实验 | 第34-36页 |
| ·微丸形态 | 第36-37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 第四章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层包衣工艺和处方的研究 | 第39-47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39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39-45页 |
| ·乙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包衣 | 第39-42页 |
| ·乙基纤维素/模型药物包衣 | 第42-44页 |
| ·表面形态 | 第44-45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五章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筛选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微丸包衣处方的研究 | 第47-59页 |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7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7-58页 |
| ·星点设计 | 第47-49页 |
| ·综合评价指标 | 第49-50页 |
| ·二项式模型拟合 | 第50-51页 |
| ·效应面绘制和预测 | 第51-52页 |
| ·释药机制探讨 | 第52-54页 |
| ·处方优化和验证 | 第54-55页 |
| ·表面形态 | 第55-56页 |
| ·热力学分析 | 第56-57页 |
| ·X 射线粉末衍射分析 | 第57-58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六章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包衣微丸的影响因素试验 | 第59-67页 |
| 1 实验仪器和材料 | 第59页 |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9-65页 |
| ·检查项目 | 第59-60页 |
| ·高温试验 | 第60-62页 |
| ·高湿试验 | 第62-64页 |
| ·光照试验 | 第64-65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全文总结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
| 附录 | 第73-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