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抗纹枯病转基因水稻的培育

中文摘要第1-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缩略词表第14-15页
绪论第15-23页
 1 水稻纹枯病研究进展第15-21页
   ·水稻纹枯病的病理学研究和病害循环第16-17页
   ·水稻抗纹枯病研究进展第17-21页
     ·纹枯病菌接种方法和抗性评价标准研究进展第17-19页
       ·水稻纹枯病菌接种方法第17-19页
       ·水稻抗纹枯病抗性评价标准第19页
     ·水稻抗纹枯病种质资源研究进展第19-20页
     ·水稻纹枯病抗性相关QTL研究进展第20-21页
     ·转基因育种抗纹枯病研究进展第21页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1-23页
第一章 水稻OsPGIP基因家族的表达谱分析和功能研究第23-90页
 1 前言第23-30页
   ·植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抑制蛋白(polygalacturonases inhibiting proteins,PGIP)研究进展第23-30页
     ·植物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第24-25页
     ·植物PGIP基因的发现和早期研究第25-26页
     ·植物PGIP基因的生物学特性和功能第26-28页
     ·植物PGIP基因的表达模式第28-29页
     ·植物PGIP基因对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应答反应第29页
     ·植物PGIP基因在转基因育种中的应用第29-30页
     ·植物PGIP基因研究的展望第30页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30-31页
 3 材料与方法第31-53页
   ·水稻材料第31页
   ·菌株和载体第31页
   ·水稻OsPGIP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1-32页
   ·不同物种中PGIP基因家族序列保守性分析第32页
   ·水稻OsPGIP基因家族全生育期表达谱分析第32-33页
   ·水稻OsPGIP基因家族对不同激素和病原菌处理的响应第33页
   ·对不同处理下样品的real-time PCR分析第33-34页
   ·水稻OsPGIP基因家族启动子区域不同顺式元件的分析第34页
   ·数据处理方法第34-35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载体构建第35-36页
     ·OsPGIP基因全长片段的获取第35-36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页
   ·OsPGIP基因的原核表达第36-37页
     ·OsPGIP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6页
     ·OsPGIP基因的原核表达和产物检测第36-37页
   ·OsPGIP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37-42页
     ·OsPGIP基因亚细胞定位载体的构建第37-39页
     ·利用洋葱表皮细胞进行OsPGIP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39-40页
     ·分离水稻原生质体进行OsPGIP基因的亚细胞定位分析第40-42页
   ·水稻愈伤组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42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42-43页
     ·水稻植株DNA小量提取第42-43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43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拷贝数检测和表达量检测第43-47页
     ·水稻植株基因组DNA大量提取第43-44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拷贝数检测第44-46页
     ·水稻植株总RNA提取第46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表达量检测第46-47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纯合阳性和阴性株系的筛选第47-48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抗性鉴定第48-53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抗性鉴定方法第48-50页
     ·大田带菌牙签接种纹枯病菌法田间小区种植设计第50-51页
     ·大田带菌牙签接种纹枯病菌法病级调查方法和抗性评价指标第51-53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农艺性状考查第53页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3-83页
   ·水稻中新OsPGIP基因的发现和基本信息分析第53-56页
   ·不同物种中PGIP基因家族进化树分析第56-58页
   ·MH63中OsPGIP基因家族成员在不同组织和器官的表达谱分析第58-60页
   ·MH63三叶一心期幼苗中OsPGIP基因家族对激素处理的表达谱分析第60-63页
   ·ZH11三叶一心期幼苗中OsPGIP基因家族对激素处理的表达谱分析第63-66页
   ·ZH11孕穗期植株中OsPGIP基因家族对纹枯病菌接种处理的响应第66-67页
   ·水稻中OsPGIP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区潜在顺式元件的分析第67-69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PCR阳性检测第69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阳性植株的拷贝数检测第69-70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单拷贝植株的表达量检测第70-71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纯合阳性和阴性株系的筛选第71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的纹枯病抗性鉴定第71-78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利用生化培养箱离体叶片接种法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第71-73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利用小苗期温室带菌稻谷接种法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第73-74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植株利用大田带菌牙签接种纹枯病菌法纹枯病抗性鉴定结果第74-78页
   ·OsPGIP基因超表达转基因纯合株系的农艺性状考查第78-81页
   ·OsPGIP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第81-82页
   ·OsPGIP基因蛋白的原核表达第82-83页
 5 讨论第83-90页
   ·水稻中新的OsPGIP基因的发现及判定标准第83-84页
   ·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中PGIP蛋白的差异第84-85页
   ·植物中PGIP基因的表达模式具有多样性第85-86页
   ·植物中PGIP基因对多种激素处理具有不同的响应第86-87页
   ·植物中PGIP基因的表达可以被病原菌诱导和调节第87-88页
   ·OsPGIP基因启动子区域顺式元件可以部分解释OsPGIP基因的不同表达模式第88-89页
   ·水稻OsPGIP1基因有望运用于水稻抗纹枯病转基因育种第89-90页
第二章 将有效霉素A生物合成途径转入水稻培育抗纹枯病转基因水稻第90-113页
 1 前言第90-94页
   ·有效霉素A的发现、作用机理和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第90-91页
   ·吸水链霉菌中有效霉素A生物合成途径研究进展第91-94页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4页
 3 材料与方法第94-101页
   ·水稻材料第94页
   ·菌株和载体第94-95页
   ·val基因超表达载体构建第95-96页
     ·val基因全长片段的获取第95-96页
     ·val基因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96页
   ·水稻愈伤组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96-97页
   ·超表达val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97-98页
     ·水稻植株DNA小量提取第97页
     ·转基因植株的PCR检测第97-98页
   ·超表达val转基因植株的拷贝数检测和表达量检测第98-99页
     ·水稻植株基因组DNA大量提取第98页
     ·超表达val转基因植株的拷贝数检测第98页
     ·水稻植株总RNA提取第98-99页
     ·超表达val转基因植株的表达量检测第99页
   ·转基因植株杂交聚合8个基因第99页
   ·8基因聚合阳性植株中val基因的表达量检测第99-100页
   ·8基因聚合阳性植株中有效霉素A的抽提和含量检测第100-101页
   ·有效霉素A体外抑制纹枯病菌生长的有效浓度实验第101页
 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101-110页
   ·超表达val转基因植株PCR阳性检测第101-102页
   ·超表达val转基因阳性植株的拷贝检测第102-104页
   ·超表达val单拷贝转基因植株的表达量检测第104-105页
   ·8基因聚合植株的获得第105-106页
   ·8基因聚合阳性植株中val基因的表达量检测第106-108页
   ·8基因聚合阳性植株中有效霉素的含量检测第108页
   ·有效霉素A体外抑制纹枯病菌生长实验第108-110页
 5 讨论第110-113页
   ·有效霉素A生物合成途径转入水稻植株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办法第110-111页
   ·将有效霉素A生物合成途径转入水稻植株开展后续工作的计划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30页
作者简介第130-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水稻多效性基因Ghd7、粒形基因GW2、GS5、qSW5的进化及与性状的关联分析
下一篇:S5位点调控水稻籼粳杂种不育的分子细胞学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