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狂犬病毒沿神经元细胞轴突运输的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11-12页 |
第1章 文章综述 | 第12-21页 |
引言 | 第12页 |
·伪狂犬病毒流行病毒学 | 第12-13页 |
·伪狂犬病毒的分子生物学 | 第13-15页 |
·伪狂犬病毒的轴突运输 | 第15-17页 |
·微流体系统 | 第17-18页 |
·神经元分子筛 | 第18-1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9-21页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21-38页 |
·试验材料 | 第21-26页 |
·病毒、细胞、菌种与质粒 | 第21页 |
·实验仪器及耗材 | 第21页 |
·酶及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的配制 | 第22-24页 |
·抗体 | 第24页 |
·本研究中所用的寡核苷酸引物 | 第24-26页 |
·试验方法 | 第26-38页 |
·中间转移质粒的构建 | 第26-30页 |
·重组病毒的构建 | 第30-34页 |
·Western blotting | 第34-35页 |
·鸡胚背根神经节(DRG)外植体培养 | 第35页 |
·鸡胚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35页 |
·盖玻片或培养皿的包被 | 第35-36页 |
·体外培养背根神经节细胞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第36页 |
·微流体系统的组装及细胞培养和接毒 | 第36-37页 |
·活细胞成像技术 | 第37-38页 |
第3章 结果和分析 | 第38-58页 |
·重组示踪病毒的构建与鉴定 | 第38-51页 |
·PRV gB-RFP重组示踪病毒的构建 | 第38-40页 |
·PRV VP16-EGFP重组示踪病毒的构建 | 第40-44页 |
·PRV EGFP-VP1/2重组示踪病毒的构建 | 第44-47页 |
·PRV EGFP-VP26重组示踪病毒的构建 | 第47-51页 |
·重组示踪病毒生物学特性分析 | 第51-52页 |
·空斑大小比较 | 第51-52页 |
·一步法生长曲线 | 第52页 |
·DRG神经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52-53页 |
·间接免疫荧光 | 第53-54页 |
·小鼠成神经瘤细胞(N2a)的刺激分化 | 第54页 |
·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攻毒后活细胞成像 | 第54-55页 |
·微流体系统中原代培养DRG细胞及攻毒后观察 | 第55-58页 |
第4章 讨论和结论 | 第58-62页 |
·重组示踪病毒 | 第58页 |
·DRG细胞的原代培养 | 第58-59页 |
·PRV的轴突运输 | 第59-60页 |
·微流体系统 | 第60页 |
·有关神经元分子筛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