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1章 日本裁判员制度的沿革 | 第10-15页 |
·日本战前的陪审制度 | 第10-12页 |
·日本战前陪审法的制定与实施状况 | 第10页 |
·日本战前陪审制度的基本内容 | 第10-11页 |
·战前陪审制度夭折的主要原因 | 第11-12页 |
·裁判员制度的引入及裁判员法的制定 | 第12-15页 |
·引入的背景 | 第12页 |
·《司法制度改革审议会意见书》的提出 | 第12-13页 |
·《裁判员法》的制定 | 第13-15页 |
第2章 裁判员的选任及权限 | 第15-28页 |
·适用裁判员制度合议庭的种类及其构成 | 第15-16页 |
·职业法官与裁判员的权限 | 第16-17页 |
·裁判员的选任 | 第17-25页 |
·裁判员的选任资格 | 第18-21页 |
·裁判员候选人名册的制作 | 第21-22页 |
·裁判员候选人的传唤 | 第22-23页 |
·裁判员候选人的信息公开 | 第23-24页 |
·裁判员的选任程序 | 第24-25页 |
·裁判员的义务及解任 | 第25-28页 |
·裁判员的义务 | 第25-26页 |
·裁判员的解任 | 第26-27页 |
·裁判员职务的终止 | 第27-28页 |
第3章 裁判员制度下的的审理程序 | 第28-43页 |
·适用裁判员制度的对象事件 | 第28-31页 |
·对象事件及其例外 | 第28-30页 |
·对象事件的诉因变更及对象事件与非对象事件的合并 | 第30-31页 |
·审前整理程序 | 第31-34页 |
·审前整理程序的必要事项 | 第32页 |
·第一次审理期日前的鉴定 | 第32-34页 |
·法庭审理程序 | 第34-40页 |
·审理程序的注意事项 | 第34-36页 |
·起头陈述 | 第36-37页 |
·证据调查 | 第37-38页 |
·审理程序的更新 | 第38-39页 |
·辩论的分离与合并、量刑 | 第39-40页 |
·评议与判决 | 第40-41页 |
·区分审理 | 第41-43页 |
·区分审理的决定、决定的取消及其变更 | 第42页 |
·预定裁判员的选任 | 第42-43页 |
第4章 裁判员保护措施及罚则 | 第43-46页 |
·裁判员的保护措施 | 第43-44页 |
·不利益处分的禁止 | 第43页 |
·个人信息的保护 | 第43-44页 |
·接触的规制 | 第44页 |
·罚则 | 第44-46页 |
第5章 日本裁判员制度对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启示 | 第46-53页 |
·制定《人民陪审员法》 | 第46-48页 |
·人民陪审员制度各规则的完善 | 第48-53页 |
·明确适用的案件范围 | 第48-49页 |
·完善人民陪审员的选任 | 第49-51页 |
·明确人民陪审员的权利与义务 | 第51页 |
·增加对人民陪审员的保护规定 | 第51-53页 |
结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