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一、绪论 | 第7-13页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1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1.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2.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3. 创新点 | 第12-13页 |
二、公司治理和公司业绩理论概述 | 第13-20页 |
(一) 公司治理理论概述 | 第13-14页 |
1. 管家理论 | 第13页 |
2. 委托一代理理论 | 第13页 |
3. 不完全合约理论 | 第13-14页 |
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4页 |
(二) 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业绩关系的相关理论分析 | 第14-17页 |
1. 股权治理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 | 第14-15页 |
2. 董事会治理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 | 第15-16页 |
3. 经理层激励与公司业绩之间的关系 | 第16-17页 |
(三) 公司治理模式及其经验比较 | 第17-20页 |
1. 公司治理的主要模式 | 第17-18页 |
2. 公司治理的国际经验比较 | 第18-20页 |
三、东三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业绩的情况描述 | 第20-28页 |
(一) 东三省上市公司总体简介 | 第20-21页 |
1. 上市公司发展状况呈阶段性特征 | 第20-21页 |
2. 上市公司以制造企业为主 | 第21页 |
(二) 东三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 | 第21-26页 |
1. 股权集中度高、股权制衡度低 | 第21-23页 |
2. 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有限 | 第23-25页 |
3. 经理层激励的强度小、报酬结构形式单一 | 第25页 |
4. 机构投资者参与不足 | 第25-26页 |
(三) 东三省上市公司业绩状况 | 第26-28页 |
四、东三省公司治理结构对公司业绩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28-35页 |
(一) 样本指标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 第28页 |
(二) 操作性变量的界定 | 第28-31页 |
1. 自变量 | 第28-30页 |
2. 因变量 | 第30-31页 |
(三) 东三省公司治理与公司业绩相关性分析 | 第31-35页 |
五、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35-38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35页 |
(二) 政策建议 | 第35-38页 |
1. 优化股权结构,推进股权分置改革 | 第35-36页 |
2. 强化董事会、监事会的作用 | 第36页 |
3. 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经理层激励制度 | 第36-37页 |
4. 采取措施吸引机构投资者参与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