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式低NO_x燃烧器燃烧监测与控制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2页 |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优点 | 第9-11页 |
·燃气轮机发电现状 | 第11页 |
·燃气轮机运行中的常见问题 | 第11-12页 |
·燃烧器监测和控制的重要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燃烧室和干式低NOx燃烧器基本理论 | 第15-25页 |
·燃烧室的类型、结构及特点 | 第15-17页 |
·NOx生成机理及其脱氮技术 | 第17-18页 |
·NOx生成机理 | 第17-18页 |
·燃气轮机中的脱氮技术 | 第18页 |
·扩散燃烧与预混燃烧 | 第18-19页 |
·DLN燃烧室 | 第19-24页 |
·燃烧室结构和功能介绍 | 第19-21页 |
·燃烧模式介绍 | 第21-23页 |
·DLN2.0+燃烧室的燃料气清吹系统 | 第23-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燃烧监测与控制的原理和方法研究 | 第25-33页 |
·太阳宫燃机电厂介绍 | 第25页 |
·燃烧监测与控制原理和方法 | 第25-27页 |
·燃烧监测逻辑传动试验研究 | 第27-31页 |
·单个热电偶逻辑传动试验 | 第27-28页 |
·两个和两个以上热电偶逻辑传动试验 | 第28-29页 |
·热电偶逻辑传动试验分析 | 第29-31页 |
·存在问题和建议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燃烧监测与控制应用研究 | 第33-42页 |
·实例一:正常运行时机组排气分散度大跳机 | 第33-38页 |
·事故经过 | 第33页 |
·事故后处理情况 | 第33-36页 |
·事故原因分析 | 第36-37页 |
·防范措施 | 第37页 |
·实验结果验证和分析 | 第37-38页 |
·实例二:燃烧切换时排气分散度大跳机 | 第38-40页 |
·事故经过 | 第38页 |
·事故原因分析 | 第38-39页 |
·防范措施 | 第39-40页 |
·实验结果验证和分析 | 第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展望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