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花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1-21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18页 |
·国内高速公路跟踪审计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6页 |
·国外高速公路跟踪审计分析现状综述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0-21页 |
第2章 跟踪审计分析的基础理论 | 第21-2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1-23页 |
·工程项目治理理论 | 第23-24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4-27页 |
第3章 张花高速公路跟踪审计现状分析 | 第27-40页 |
·张花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 第27-28页 |
·张花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展情况 | 第28页 |
·张花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的介绍 | 第28-36页 |
·张花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的实施情况 | 第28-34页 |
·张花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的效果分析 | 第34-36页 |
·张花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运行情况调查 | 第36-40页 |
·调查背景 | 第36页 |
·调查结果 | 第36-40页 |
第4章 张花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问题分析 | 第40-52页 |
·跟踪审计目标定位问题 | 第40-42页 |
·跟踪审计目标不明确 | 第41页 |
·跟踪审计利益相关者理念尚未树立 | 第41-42页 |
·跟踪审计方式及定价问题 | 第42-44页 |
·跟踪审计费用的定价标准 | 第42-43页 |
·跟踪审计费用支付方的确定 | 第43-44页 |
·跟踪审计主体素质问题 | 第44-47页 |
·跟踪审计人员实践经验不足 | 第44-46页 |
·人员稳定性差和知识结构单一 | 第46-47页 |
·跟踪审计责权利失衡问题 | 第47-50页 |
·跟踪审计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冲突 | 第47-49页 |
·跟踪审计中介机构独立性弱化 | 第49-50页 |
·跟踪审计的效果问题 | 第50-52页 |
·跟踪审计效果评价机制不完善 | 第50-51页 |
·跟踪审计效果反馈机制不健全 | 第51-52页 |
第5章 张花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问题成因分析 | 第52-62页 |
·跟踪审计理念不先进 | 第52-54页 |
·审计利益相关者理念尚未形成 | 第52-53页 |
·风险导向审计理念未贯彻落实 | 第53-54页 |
·跟踪审计权力配置不合理 | 第54-57页 |
·审计权力与责任不匹配 | 第54-56页 |
·审计利益不均衡 | 第56-57页 |
·跟踪审计市场定价机制不科学 | 第57-58页 |
·审计中介机构收费标准不明确 | 第57-58页 |
·审计费用透明度有待提高 | 第58页 |
·跟踪审计规范不完善 | 第58-60页 |
·缺乏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准则与操作规范的指导 | 第59页 |
·跟踪审计利益相关者的责权利规范不明确 | 第59-60页 |
·跟踪审计责任未落实 | 第60-62页 |
·审计中介机构及其人员缺乏责任意识 | 第60-61页 |
·跟踪审计权力配置不合理导致审计责任追究难 | 第61-62页 |
第6章 张花高速公路项目跟踪审计有效实施措施 | 第62-70页 |
·树立科学的跟踪审计理念 | 第62-64页 |
·合理配置审计权力 | 第64-65页 |
·健全跟踪审计定价机制 | 第65-66页 |
·完善跟踪审计规范 | 第66-68页 |
·落实跟踪审计责任 | 第68-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附录 B.1 | 第78-81页 |
附录 B.2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