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斜拉桥发展概述 | 第10-11页 |
·塔梁同步施工方法简介 | 第10页 |
·塔梁同步施工方法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塔梁同步斜拉桥的施工控制目标、内容和索力调整方法 | 第11页 |
·塔梁同步施工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高墩大跨非对称砼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研究 | 第13-26页 |
·工程概况 | 第13-14页 |
·误差调整的方法和理论 | 第14-15页 |
·设计参数的误差分析和识别 | 第14页 |
·设计参数的预测 | 第14页 |
·优化及调整 | 第14-15页 |
·控制结论 | 第15-16页 |
·塔梁同步需注意的问题 | 第16-22页 |
·塔梁同步临时对拉系统设置的研究 | 第16-18页 |
·塔梁同步上横梁浇筑支架设置的研究 | 第18-20页 |
·塔梁同步对主梁预拱度及锚点预抬的研究 | 第20-22页 |
·施工控制的目的 | 第22页 |
·施工控制原则 | 第22-24页 |
·受力要求 | 第23页 |
·塔顶的水平偏位要求 | 第23页 |
·线形的要求 | 第23页 |
·主梁平面位置的要求 | 第23-24页 |
·调控方法 | 第24页 |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高墩大跨非对称砼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方法的研究 | 第26-55页 |
·概述 | 第26页 |
·塔梁同步施工方法可行性分析 | 第26-30页 |
·塔梁同步施工不平衡荷载的影响计算及控制 | 第30-35页 |
·塔梁同步施工稳定性分析 | 第35-38页 |
·乌江特大桥塔梁同步稳定性分析 | 第35-38页 |
·塔梁同步施工关键部位分析 | 第38-51页 |
·计算模型 | 第39-40页 |
·计算结果 | 第40-51页 |
·计算结论 | 第51页 |
·动力特性分析 | 第51-54页 |
·不同施工方法的影响 | 第51-52页 |
·塔梁同步与塔梁不同步的对比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塔梁同步施工斜拉桥合理状态的确定 | 第55-66页 |
·合理成桥状态 | 第55-59页 |
·合理成桥状态确定方法 | 第55-57页 |
·合理成桥状态评定准则 | 第57页 |
·分步算法确定合理成桥状态 | 第57-59页 |
·合理施工状态概述 | 第59-65页 |
·斜拉索的初张拉力的确定 | 第60-63页 |
·斜拉桥立模标高的确定 | 第63-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砼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支座处主梁纵向滑移量的研究 | 第66-73页 |
·概述 | 第66页 |
·体系温差对支座处主梁纵向滑移量的影响 | 第66-68页 |
·混凝土收缩、徐变对支座处主梁纵向滑移量的影响 | 第68-69页 |
·活载对支座处主梁纵向滑移量的影响 | 第69-70页 |
·混凝土弹模对支座处主梁纵向滑移量的影响 | 第70页 |
·体系转换和索力偏差对支座处主梁纵向滑移量的影响 | 第70-71页 |
·混凝土弹性压缩对支座处主梁纵向滑移量的影响 | 第71-72页 |
·最不利组合对支座处主梁纵向滑移量的影响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