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静态交通分配 | 第8-9页 |
·动态交通分配 | 第9-12页 |
·带流向延误的交通分配 | 第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3-15页 |
第二章 路网拓扑结构及交通分配方法 | 第15-31页 |
·图的基本定义和术语 | 第15-20页 |
·图的基本概念 | 第15-16页 |
·路网权重的确定 | 第16-18页 |
·路网的拓扑关系 | 第18-20页 |
·交通分配模型 | 第20-27页 |
·Wardrop平衡原理 | 第20-21页 |
·Wardrop平衡模型 | 第21-22页 |
·交通分配算法 | 第22-27页 |
·平衡分配算法的改进及应用 | 第27-30页 |
·FW算法的改进 | 第27页 |
·FW算法与改进算法的比较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交叉口与路段延误 | 第31-41页 |
·信号控制交叉口的延误模型 | 第31-35页 |
·定数理论 | 第31-32页 |
·稳态理论模型 | 第32-33页 |
·HCM2000的延误模型 | 第33页 |
·基于时间的延误模型 | 第33-34页 |
·延误模型的对比选择 | 第34-35页 |
·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及评价指标 | 第35-37页 |
·车辆换算交通量和换算系数 | 第35-36页 |
·信号交叉口通行能力的计算方法 | 第36-37页 |
·路段走行时间模型 | 第37-39页 |
·美国公用道路局(Bureau of Public Roads,BPR)函数 | 第37-38页 |
·锥形延误函数(Conical Congestion Function) | 第38-39页 |
·基于延误、排队和通行能力的交叉口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交叉口运行状态的均衡交通分配 | 第41-55页 |
·交通分配建模思想 | 第41-42页 |
·基于交叉口流向延误的网络存储结构 | 第42-46页 |
·交通分配模型的标定 | 第46-49页 |
·交叉口指标的标定 | 第46-47页 |
·交通分配模型的标定 | 第47-48页 |
·模型算法标定 | 第48-49页 |
·算例分析 | 第49-52页 |
·路网建模 | 第49页 |
·实验结论 | 第49-52页 |
·土地利用强度分析 | 第52-54页 |
·土地利用强度 | 第52-53页 |
·算例求解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全文总结 | 第55页 |
·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