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14页 |
·选题的缘由 | 第12-13页 |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5-18页 |
·政治认同 | 第15-16页 |
·大理国与宋王朝关系 | 第16-18页 |
·“政治认同”的内涵界定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大理国对宋王朝政治认同的演进历程 | 第19-23页 |
·宋太祖到宋哲宗时期(公元 960——1100 年) | 第19-20页 |
·宋徽宗时期(公元 1101——1125 年) | 第20-21页 |
·南宋时期(公元 1127——1279 年) | 第21-23页 |
第三章 大理国对宋王朝政治认同的原因及特点分析 | 第23-31页 |
·原因分析 | 第23-28页 |
·地理环境因素 | 第23页 |
·大理国存续的需要 | 第23-24页 |
·儒学国家理论的传入及内化 | 第24-25页 |
·移民和民族大融合的促成 | 第25-26页 |
·民族发育程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宗教和文化教育因素 | 第27-28页 |
·特点分析 | 第28-31页 |
·与云南的地理环境相适应 | 第28页 |
·明显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 | 第28-29页 |
·政治认同的二元性 | 第29页 |
·政治认同的特殊路径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大理国对宋王朝政治认同的当代价值 | 第31-38页 |
·有助于维系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的稳定 | 第31-32页 |
·有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 第32-33页 |
·有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 第33-34页 |
·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第34-35页 |
·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35-36页 |
·有助于爱国主义教育价值的实现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6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主持或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