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 第9-13页 |
·论文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5页 |
2 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提出的背景 | 第15-20页 |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5-16页 |
·融资难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 第16-20页 |
3 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运作机制分析 | 第20-34页 |
·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释义及意义 | 第20-22页 |
·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释义 | 第20页 |
·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的意义 | 第20-22页 |
·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的运作流程 | 第22-23页 |
·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中各参与方的职能 | 第23-28页 |
·当地政府 | 第23-25页 |
·中债公司 | 第25-26页 |
·当地人民银行分支机构 | 第26页 |
·承销机构 | 第26-27页 |
·其他机构 | 第27-28页 |
·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的创新及特点 | 第28-30页 |
·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的进程 | 第30-34页 |
4 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中相关问题 | 第34-37页 |
·风险缓释 | 第34页 |
·产品定价 | 第34-35页 |
·二级市场 | 第35页 |
·市场和政府的分工 | 第35-36页 |
·监管 | 第36-37页 |
5 区域集优直接债务融资模式中相关问题对策 | 第37-40页 |
·完善风险缓释机制 | 第37页 |
·积极探索融资工具的定价 | 第37-38页 |
·建立完善的二级市场 | 第38页 |
·确保市场和政府的明确分工 | 第38-39页 |
·切实加强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监管 | 第39-40页 |
6 总结 | 第40-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