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乳腺特异表达嗜热菌糖苷酶转基因牛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32页
   ·转基因动物研究进展第10-12页
     ·国外转基因动物发展历程第10-11页
     ·国内转基因动物研究概况第11-12页
   ·转基因动物的制备技术第12-19页
     ·传统动物转基因技术第13-15页
     ·新型发展的动物转基因技术第15-19页
   ·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研究进展第19-26页
     ·哺乳动物核移植的历史第19-20页
     ·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第20-24页
     ·哺乳动物核移植技术的应用前景和展望第24-26页
   ·动物转基因技术应用进展第26-32页
     ·动物转基因技术在家畜育种中的应用第26-27页
     ·动物乳腺生物反应器第27-32页
2 实验一 嗜热菌糖苷酶基因乳腺特异性表达载体构建第32-41页
   ·实验材料第32页
     ·仪器与耗材第32页
     ·菌种和质粒第32页
     ·酶、试剂和培养基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5页
     ·引物设计和PCR扩增第32-33页
     ·PCR模板的制备第33-34页
     ·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程序第34页
     ·质粒载体中克隆的步骤第34-35页
   ·结果第35-38页
     ·质粒pDsRed-CMV的构建第35页
     ·质粒pDsRed-CPL的构建第35-36页
     ·质粒pBL的构建第36-38页
   ·讨论第38-39页
   ·小结第39-41页
3 实验二 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系的建立第41-48页
   ·试验材料第41页
     ·仪器和耗材第41页
     ·基础药品第41页
     ·主要试剂配方第41页
   ·试验方法第41-43页
     ·组织块培养法分离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第41-42页
     ·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及纯化第42页
     ·冷冻与复苏第42-43页
     ·生长曲线测定第43页
     ·核型分析第43页
   ·结果第43-46页
     ·牛胎儿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第43-44页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传代培养与纯化第44页
     ·生长曲线测定结果第44-46页
     ·核型分析结果第46页
   ·讨论第46-48页
   ·小结第48页
4 试验三 转LacS细胞系的建立第48-55页
   ·试验材料第48-49页
     ·仪器及耗材第48-49页
     ·主要试剂第49页
   ·试验方法第49-50页
     ·脂质体介导的细胞转染第49页
     ·细胞G418筛选第49-50页
     ·阳性细胞扩大培养第50页
     ·阳性细胞分子生物学鉴定第50页
   ·结果第50-52页
   ·讨论第52-55页
   ·小结第55页
5 试验四 转LacS克隆胚胎构建第55-67页
   ·试验材料第55页
     ·仪器及耗材第55页
     ·主要试剂第55页
   ·试验方法第55-58页
     ·牛卵母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第55-57页
       ·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第55-56页
       ·牛卵母细胞的孤雌发育第56-57页
     ·核供体细胞的细胞周期测定第57页
     ·核移植构建转基因克隆胚胎第57-58页
       ·转LscS基因核供体细胞准备第57页
       ·转LacS基因克隆胚胎构建第57-58页
   ·结果第58-65页
     ·牛卵母细胞成熟培养第58-59页
     ·牛卵母细胞的孤雌发育第59-61页
       ·不同激活电压对牛卵母细胞的孤雌发育结果(甘露醇融合液)第59页
       ·不同脉冲时间对牛卵母细胞的孤雌发育结果第59-60页
       ·不同融合液对牛卵母细胞的孤雌发育结果第60页
       ·不同激活方法对牛卵母细胞的孤雌激活结果第60-61页
     ·供体细胞细胞周期测定结果第61-63页
     ·转基因克隆胚胎构建第63-64页
     ·不同细胞系生产的转基因克隆胚胎的发育第64-65页
   ·讨论第65-67页
   ·小结第67页
6 试验五 重构胚胎移植和新生牛鉴定第67-71页
   ·试验材料第67页
     ·仪器和耗材第67页
     ·主要试剂第67页
   ·试验方法第67-69页
     ·转基因克隆胚胎移植第67-68页
     ·新生牛鉴定第68-69页
   ·结果第69-70页
     ·转基因克隆胚胎移植妊娠结果第69-70页
     ·新生牛初步鉴定结果第70页
   ·讨论第70-71页
   ·小结第71页
7 结论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87页
附录第87-89页
作者简介第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苜蓿花药培养与雄性不育差异表达分析
下一篇:绵羊肺腺瘤病相关基因突变的检测及绵羊、山羊内源性反转录病毒的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