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饲料作物、牧草论文--多年生豆科牧草论文

苜蓿花药培养与雄性不育差异表达分析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3页
1 引言第13-33页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现状第13-16页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第13-14页
     ·植物雄性不育经典遗传学研究进展第14-15页
     ·植物雄性不育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5页
     ·植物雄性不育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5-16页
   ·生物技术在植物雄性不育系上的应用第16-28页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第16-17页
     ·基因工程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第17页
     ·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技术第17-23页
     ·植物雄性不育基因分子生物学研究第23-28页
   ·国内外苜蓿雄性不育系研究现状第28-30页
     ·国外苜蓿雄性不育系研究现状第28-29页
     ·国内苜蓿雄性不育系研究现状第29-30页
   ·研究目的意义第30-31页
   ·研究主要内容第31-32页
   ·技术路线图第32-33页
2 苜蓿花药培养的研究第33-49页
   ·试验材料第33页
   ·试验方法第33-38页
     ·材料预处理第33-34页
     ·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条件的试验设计第34-35页
     ·花药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条件的试验设计第35-36页
     ·花药植株生根培养条件的试验设计第36页
     ·花药再生植株移栽成活条件的试验设计第36-37页
     ·评价方法和指标第37-38页
   ·结果与分析第38-45页
     ·愈伤组织诱导培养条件的筛选第38-41页
     ·愈伤组织分化培养条件的筛选第41-43页
     ·再生植株生根诱导培养条件的筛选第43-45页
     ·花药再生植株移栽成活情况第45页
   ·讨论第45-48页
     ·基本培养基对苜蓿花药培养的影响第45-46页
     ·植物激素对苜蓿花药培养的影响第46页
     ·取材时期的选择对苜蓿雄性不育株花药愈伤形成的影响第46-47页
     ·低温对苜蓿雄性不育株花药愈伤形成的影响第47页
     ·愈伤组织形态对分化能力的影响第47页
     ·玻璃苗成因及防治措施第47-48页
     ·不育材料与可育材料在花药培养中的差异第48页
   ·结论第48-49页
3 苜蓿花药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第49-62页
   ·试验材料第49页
   ·试验方法第49-52页
     ·试验仪器及药品第49-50页
     ·试验样品预处理第50-51页
     ·上机测定第51-52页
   ·结果与分析第52-57页
     ·离心方法对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的影响第52页
     ·离心转速对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的影响第52-53页
     ·材料破碎方法对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的影响第53-54页
     ·不同分离缓冲液对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的比较第54-55页
     ·PI染液和RNA酶A浓度对细胞核悬液DNA分辨率的影响第55-56页
     ·低温保存苜蓿花药培养再生植株叶片对倍性检测的影响第56页
     ·苜蓿花药组培再生植株的倍性检测结果分析第56-57页
   ·讨论第57-61页
     ·细胞核悬液的质量对流式细胞仪测定的影响第58-60页
     ·DNA荧光染色对流式细胞仪测定的影响第60页
     ·参照样本的选择对流式细胞仪测定结果的影响第60-61页
     ·流式细胞仪测定苜蓿花药培养再生植株倍性的可行性第61页
   ·结论第61-62页
4 苜蓿雄性不育株及其可育株的CD、N-AFLP差异显示分析第62-89页
   ·试验材料第62-63页
   ·试验方法第63-74页
     ·总RNA的提取第63-64页
     ·RNA浓度和质量的检测第64-65页
     ·双链cDNA的合成第65-67页
     ·双链cDNA的电泳检测第67页
     ·cDNA-AFLP分析第67-71页
     ·扩增产物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第71-72页
     ·数据统计及分析第72-73页
     ·水煮法回收差异片段第73页
     ·差异片段的再扩增第73页
     ·再扩增产物的纯化回收第73-74页
     ·差异片段的测序与分析第74页
   ·结果分析第74-85页
     ·总RNA质量和浓度检测结果分析第74页
     ·保存时间对RNA质量的影响第74-75页
     ·cDNA的合成结果分析第75页
     ·双酶切和连接产物结果分析第75-76页
     ·预扩增体系筛选及优化第76-78页
     ·选择性扩增体系分析第78-79页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模式第79页
     ·苜蓿cDNA-AFLP的基因差异表达分析第79-80页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回收与测序第80-81页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第81-83页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同源性分析第83页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亲疏水性及跨膜结构的分析第83-84页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二级结构预测第84页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亚细胞定位第84-85页
   ·讨论第85-89页
     ·RNA提取及cDNA合成中的影响因素第85-86页
     ·cDNA-AFLP技术体系优化第86页
     ·多态性差异片段的表达第86-87页
     ·差异片段的回收、测序及功能预测第87页
     ·差异表达基因片段的序列及蛋白质结构分析第87-88页
     ·苜蓿雄性不育性形成机理初探第88-89页
   ·结论第89页
5 下一步研究展望第89-90页
致谢第90-91页
参考文献第91-113页
附录第113-139页
作者简介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河套灌区含有马铃薯的复种体系建立及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
下一篇:乳腺特异表达嗜热菌糖苷酶转基因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