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21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一)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1-13页 |
(二)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二)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20页 |
(一)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二) 民办高校满意度相关概念 | 第18-19页 |
(三) 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与教师学生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 第19-20页 |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20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 第21-25页 |
一、顾客满意度理论 | 第21-22页 |
(一) 期望模型 | 第21-22页 |
(二) 绩效模型 | 第22页 |
(三) 公平模型 | 第22页 |
二、服务品质理论 | 第22-23页 |
(一)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 第22-23页 |
(二) 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 第23页 |
三、控制论 | 第23-24页 |
四、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运行体系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我国民办高校发展历程考察 | 第25-29页 |
一、我国民办高校的几个发展阶段 | 第25-27页 |
(一) 初级发展阶段 | 第25页 |
(二) 壮大发展阶段 | 第25-26页 |
(三) 依法发展阶段 | 第26页 |
(四) 转型发展阶段 | 第26-27页 |
二、我国民办高校发展长期以来遗留性问题 | 第27-29页 |
(一) 公众认识问题 | 第27-28页 |
(二) 政策模糊性问题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现状调查 | 第29-52页 |
一、民办高校满意度调查设计 | 第29-37页 |
(一) 调查目的 | 第29页 |
(二) 研究问题及假设 | 第29-30页 |
(三) 问卷设计 | 第30-31页 |
(四) 调查实施 | 第31-32页 |
(五) 问卷可靠性和有效性分析 | 第32-37页 |
二、调查结果的描述性统计数据 | 第37-52页 |
(一) 教师卷的描述性统计数据 | 第37-44页 |
(二) 学生卷的描述性统计数据 | 第44-52页 |
第五章 我国民办高校内部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67页 |
一、教师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52-57页 |
(一) 性别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二) 兼职情况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三) 职称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四) 学历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五) 在校工作时间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56-57页 |
(六) 结论 | 第57页 |
二、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67页 |
(一) 性别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57-58页 |
(二) 家庭所在地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58-60页 |
(三) 父母亲受教育程度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60-62页 |
(四) 志愿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62-64页 |
(五) 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对满意度的影响 | 第64-65页 |
(六) 结论 | 第65-67页 |
第六章 我国民办高校内部发展构成因素分析 | 第67-86页 |
一、总体满意度与二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67-71页 |
(一) 教师卷总体满意度与二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67-69页 |
(二) 学生卷总体满意度与二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69-71页 |
二、教师和学生满意度构成因素分析 | 第71-86页 |
(一) 基于教师角度的民办高校内部发展构成因素分析 | 第71-79页 |
(二) 基于学生角度的民办高校内部发展构成因素分析 | 第79-86页 |
第七章 我国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86-98页 |
一、民办高校内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86-92页 |
(一)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 第86-88页 |
(二) 提高教学服务状况 | 第88-90页 |
(三) 创造后勤服务效益 | 第90-91页 |
(四) 丰富校园文化 | 第91-92页 |
二、美日经验及我国民办高校外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92-98页 |
(一) 美日经验 | 第92-95页 |
(二) 我国民办高校外部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 第95-98页 |
结束语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3页 |
附录1 | 第103-105页 |
附录2 | 第105-109页 |
致谢 | 第109-110页 |
个人简历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