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 2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 ·菌渣性质及用途 | 第13页 |
| ·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第13-15页 |
| ·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第14页 |
| ·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第14页 |
| ·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 第14-15页 |
| ·菌渣作为肥料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影响 | 第15-17页 |
| ·对株高的影响 | 第15页 |
| ·对茎蘖的影响 | 第15页 |
| ·对光合器官的影响 | 第15-16页 |
| ·对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16页 |
| ·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16-17页 |
| ·菌渣作为肥料对农作物品质的影响 | 第17页 |
| ·菌渣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对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研究 | 第17页 |
| ·菌渣的生态节本效应 | 第17-18页 |
| 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目的 | 第18页 |
| 4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 ·试验地概况 | 第18页 |
| ·供试材料 | 第18-19页 |
| ·试验设计 | 第19页 |
| ·调查与测定项目 | 第19-21页 |
| ·菌渣养分含量的测定 | 第19页 |
| ·生育期调查 | 第19页 |
| ·群体生长动态 | 第19页 |
| ·干物质积累和光合能力动态测定 | 第19-20页 |
| ·齐穗期、成熟期植株的总氮含量测定 | 第20页 |
|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 第20页 |
| ·有关稻米品质的关键酶的测定 | 第20页 |
| ·考种与计产 | 第20页 |
| ·稻米品质测定 | 第20页 |
| ·稻米RVA谱特性测定 | 第20-21页 |
| ·测定方法 | 第21页 |
|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 5 结果与分析 | 第21-47页 |
| ·不同处理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 第21-25页 |
| ·不同处理对土壤容重和PH的影响 | 第21-22页 |
| ·不同处理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第22-25页 |
| ·不同处理对水稻产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25-37页 |
| ·对分蘖动态和成穗率的影响 | 第25-27页 |
| ·对叶面积指数动态的影响 | 第27-28页 |
| ·对生殖生长期剑叶SPAD动态的影响 | 第28-29页 |
| ·对齐穗期剑叶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 ·对成熟期株高的影响 | 第30-31页 |
| ·对于物质和氮素积累的影响 | 第31-33页 |
| ·对物质转运和氮肥效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 ·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34-37页 |
| ·不同处理对米质的影响 | 第37-47页 |
| ·对关键酶的影响 | 第37-41页 |
| ·对米质主要构成因子的影响 | 第41-43页 |
| ·淀粉合成相关酶与米质垩白相关性 | 第43-44页 |
| ·对RVA谱的影响 | 第44-46页 |
| ·RVA谱特征值与垩白之间的相关性 | 第46-47页 |
| 6 讨论与结论 | 第47-51页 |
| ·底肥中不同菌渣氮与尿素氮配比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第47页 |
| ·底肥中不同菌渣氮与尿素氮配比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 ·底肥中不同菌渣氮与尿素氮配比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48-50页 |
| ·结论 | 第50-51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51-59页 |
| 8 致谢 | 第59-60页 |
| 9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