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13-15页 |
一、 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概述 | 第15-18页 |
(一)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涵义及其产生的背景 | 第15页 |
1. 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涵义 | 第15页 |
2. 农村留守中学生产生的背景 | 第15页 |
(二) 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必要性 | 第15-18页 |
1. 农村留守中学生现状的要求 | 第15-16页 |
2. 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要求 | 第16页 |
3.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 第16-18页 |
二、 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现状分析 | 第18-21页 |
(一) 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调查分析 | 第18-19页 |
1. 调查对象 | 第18页 |
2.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18页 |
3. 调查对象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情况分析 | 第18-19页 |
(二) 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9-21页 |
1. 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不当 | 第19页 |
2.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家庭教育不协调 | 第19-20页 |
3. 社会环境对学生品德的负面影响 | 第20-21页 |
三、 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1-27页 |
(一) 学校教育相对滞后 | 第21-22页 |
1. 重智轻德的教育观念和农村思想品德教育资源的缺失 | 第21页 |
2. 远离生活的思想品德教育内容 | 第21-22页 |
3. 思想品德教育队伍的参差不齐 | 第22页 |
(二) 家庭监管软弱无力 | 第22-24页 |
1. 父母管教不到位,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缺少氛围 | 第22-23页 |
2. 家长文化素质普遍偏低 | 第23页 |
3. 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 第23-24页 |
(三) 社会环境负面重重 | 第24-26页 |
1. 农村落后陋习的影响 | 第24-25页 |
2. 网络传媒的消极影响 | 第25页 |
3. 学校、家庭、社会三者脱节 | 第25-26页 |
(四) 学生成长心智失谐 | 第26-27页 |
1. 学生身心发展不健全 | 第26页 |
2. 留守学生人格塑造困难 | 第26页 |
3. 个体发展的受限 | 第26-27页 |
四、 农村留守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的对策措施 | 第27-33页 |
(一)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 | 第27-30页 |
1. 建立加强留守学生教育与管理领导责任制 | 第27-28页 |
2. 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协调好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 | 第28-29页 |
3. 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品德教育网络平台,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会的配合教育作用 | 第29-30页 |
(二) 强化家庭教育功能 | 第30-31页 |
1. 加强家长自身思想道德素质的学习 | 第30页 |
2. 提供必要的学习环境 | 第30-31页 |
3. 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采用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 第31页 |
(三) 提升学生自我教育能力 | 第31-33页 |
1.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 第31页 |
2.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 第31页 |
3. 培养积极乐观、文明的生活态度 | 第31-33页 |
结束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 | 第38-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