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中学生挫折教育探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0页
 一、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第8页
 二、 文献综述第8-9页
 三、 研究方法第9页
 四、 本文的创新之处第9-10页
一、 挫折教育及加强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必要性第10-16页
 (一) 挫折及挫折教育的涵义第10-14页
  1. 挫折的涵义及相关理论第10-12页
  2. 挫折教育的内涵与本质第12-14页
 (二) 加强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现实意义第14-16页
  1. 挫折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需要第14页
  2. 挫折教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第14-16页
二、 挫折耐受力的涵义及其影响因素第16-19页
 (一) 挫折耐受力的涵义第16页
 (二) 影响中学生挫折耐受力的因素第16-19页
三、 当前中学生经受的各种挫折第19-24页
 (一) 文化学习中的挫折第19-20页
 (二) 人际交往中的挫折第20-22页
 (三) 青春期的困惑与挫折第22-24页
四、 目前中学生挫折教育的现状分析第24-29页
 (一) 挫折教育的现状调查第24-25页
  1. 调查情况第24页
  2. 调查结果分析第24-25页
 (二) 目前中学挫折教育存在的问题第25-29页
  1. 挫折教育目标存在问题第25-26页
  2. 挫折教育方法存在问题第26-27页
  3. 挫折教育内容存在问题第27-29页
五、 改进挫折教育提升中学生挫折耐受力的对策第29-36页
 (一) 转变挫折教育目标第29-30页
  1. 重视素质教育,加强挫折教育第29页
  2. 联系学生实际,把学生的认知转为实践第29-30页
 (二) 创新挫折教育方法第30-33页
  1. 家庭、学校、社会三者齐心合力第30-32页
  2. 创设挫折情境,增强中学生实践体验第32-33页
  3. 组织参与式教学,提高中学生主动性第33页
 (三) 完善挫折教育内容第33-36页
  1. 加强中学生自我教育第33-35页
  2. 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挫折教育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1-42页
附录第42-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地方课程资源应用研究--以上海M中学为例
下一篇:农村留守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研究--以苏北农村初级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