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现代文学(1919~1949年)论文

抗战时期郭沫若演讲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绪论第10-14页
第一章 抗战时期郭沫若的演讲活动第14-23页
 第一节 抗战初期(1937年7月7日至1938年3月31日)第14-17页
 第二节 第三厅时期(1938年4月1日至1940年8月)第17-20页
 第三节 文工会时期(1940年11月1日至1945年3月30日)第20-21页
 第四节 抗战胜利前(1945年4月1日至1945年8月15 日)第21-23页
第二章 抗战时期郭沫若演讲的思想内容第23-37页
 第一节 关于抗战动员问题第23-29页
  一、国内动员第23-26页
  二、国际动员第26-29页
 第二节 关于敌我形势问题第29-32页
  一、解剖敌方第29-30页
  二、分析我方第30-32页
 第三节 关于战时文化问题第32-35页
  一、战时文化方向第32-33页
  二、战时文化交流第33-35页
 第四节 关于争取民主问题第35-37页
第三章 抗战时期郭沫若演讲的艺术特色第37-42页
 第一节 情理并蓄的风格第37-38页
 第二节 新颖贴切的说理第38-40页
 第三节 平实晓畅的语言第40-42页
第四章 抗战时期郭沫若演讲的影响第42-57页
 第一节 抗战扩大宣传周和“七七”周年纪念活动第43-46页
 第二节 对后方民众的号召第46-48页
 第三节 对于文化人的希望第48-54页
 第四节 春礼劳军第54-55页
 第五节 出钱劳军第55-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68页
后记第68-70页
研究生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佐拉.尼尔.赫斯顿对艾丽丝.沃克的影响力研究--以《他们眼望上苍》和《紫颜色》为例
下一篇:《鸡肋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