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编》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1页 |
第一章 庄绰及其著述 | 第11-28页 |
第一节 庄绰生平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庄绰家世 | 第13-15页 |
第三节 庄绰的里籍及父亲考辩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其父庄公岳与苏轼等人交游考辩 | 第16-23页 |
第五节 庄绰著作 | 第23-28页 |
第二章 《鸡肋编》的文献史料价值 | 第28-58页 |
第一节 典章官制 | 第28-38页 |
第二节 补史之未备 | 第38-43页 |
第三节 宋人轶事 | 第43-50页 |
第四节 《鸡肋编》中的宋代社会 | 第50-58页 |
第三章 《鸡肋编》的文学价值 | 第58-88页 |
第一节 诗文词辑佚 | 第58-61页 |
第二节 补充注释 | 第61-70页 |
第三节 庄绰的文学思想 | 第70-76页 |
第四节 《鸡肋编》中的杜诗 | 第76-88页 |
第四章 《鸡肋编》的文本特点 | 第88-97页 |
第一节 情感真实 | 第88-92页 |
第二节 内容庞杂 | 第92页 |
第三节 文字随意 | 第92-94页 |
第四节 爱“叙物怪小辩” | 第94-97页 |
附录:纠谬和校勘 | 第97-100页 |
第一节 纠谬 | 第97-98页 |
第二节 校勘 | 第98-100页 |
结论 | 第100-101页 |
参考文献 | 第101-105页 |
第一节 参考书目 | 第101-104页 |
第二节 期刊论文 | 第104-105页 |
后记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