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线路工程论文--线路构造论文--路基论文

高速铁路饱和粉土液化地基抗震加固试验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21页
第1章 绪论第21-39页
   ·引言第21页
   ·地震液化概述第21-26页
     ·液化概念第22-23页
     ·液化机理第23-24页
     ·液化判定标准第24-25页
     ·液化影响因素第25-26页
   ·液化土室内试验研究现状第26-36页
     ·动三轴试验第27-30页
     ·振动剪切试验第30-31页
     ·共振柱试验第31-32页
     ·振动台模型试验第32-34页
     ·离心模型试验第34-36页
   ·高速铁路液化土加固工法第36-37页
   ·液化土加固效果验证方法第37-38页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第38-39页
第2章 饱和粉土地基物理力学特性第39-54页
   ·引言第39页
   ·工点概况第39-40页
   ·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第40-41页
     ·颗粒级配第40页
     ·基本物理性质指标第40-41页
   ·饱和粉土三轴试验第41-54页
     ·试验仪器第41-42页
     ·试验方法第42-43页
     ·三轴剪切试验第43-45页
     ·动三轴试验第45-54页
第3章 高速铁路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设计第54-69页
   ·液化土地基-路基抗震加固构造第54-57页
     ·结构说明第54-56页
     ·加固机理第56页
     ·加固材料要求第56-57页
   ·设计思路第57-58页
   ·设计条件第58-59页
   ·碎石桩桩网结构设计第59-64页
     ·设计参数第59页
     ·承载力检算第59-60页
     ·沉降计算第60-64页
     ·抗液化效果评估第64页
   ·CFG桩桩网结构设计第64-69页
     ·设计参数第64-65页
     ·承载力检算第65-66页
     ·沉降计算第66-68页
     ·抗液化效果评估第68-69页
第4章 饱和粉土液化地基大比例模型振动台试验第69-85页
   ·振动台试验概述第69-70页
     ·振动台试验的分类第69页
     ·振动台试验模型箱的选择第69-70页
   ·振动台设备介绍第70-73页
     ·振动台第70页
     ·数据采集系统第70-73页
     ·堆叠剪切式模型箱第73页
   ·模型比例及相似率第73-76页
   ·模型的制作第76-80页
     ·地基填筑第76页
     ·桩的制作第76-78页
     ·地基面沉降线布设第78页
     ·加筋垫层的铺设第78-79页
     ·加筋路堤填筑第79-80页
     ·上部荷载第80页
   ·仪器布设第80-83页
     ·仪器类型第80-81页
     ·仪器布设位置第81-83页
   ·振动台试验加载方案第83-84页
     ·加载波形第83页
     ·加载方案第83-84页
   ·试验过程第84-85页
第5章 振动台试验结果与分析第85-127页
   ·试验宏观现象第85-86页
   ·响应加速度分布变化规律第86-98页
     ·响应加速度时程曲线第86-87页
     ·响应加速度随深度变化规律第87-90页
     ·响应加速度放大倍率分布规律第90-95页
     ·响应加速度放大倍率与加载加速度的关系第95-98页
   ·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变化规律第98-105页
     ·超静孔压时程曲线第98-101页
     ·最大超静孔隙水压力与加载加速度的关系第101-103页
     ·最大超静孔压分布规律第103-105页
   ·地基剪切位移变化规律第105-109页
     ·地基剪切位移时程曲线第105-107页
     ·地基层间相对剪切位移第107页
     ·地基累积侧向剪切位移第107-109页
     ·地基最大侧向累积剪切位移与加载加速度的关系第109页
   ·加筋垫层土工格栅应变分布规律第109-117页
     ·土工格栅应变时程曲线第111-112页
     ·土工格栅最大应变与加载加速度的关系第112-114页
     ·土工格栅最大应变分布云图第114-117页
   ·路堤边坡土工格栅应变第117页
   ·地基路基变形规律第117-127页
     ·路堤变形规律第118-121页
     ·地表沉降变形规律第121-122页
     ·地基内部土体液化流动规律第122-125页
     ·关于地基不同深度液化先后次序的问题第125-127页
第6章 加固地基地震液化孔压变化的解析计算第127-139页
   ·地震引起的超静孔压计算第127-128页
     ·确定地震等效剪应力第127页
     ·确定等效液化振动周次第127-128页
     ·确定任意时刻地震等效剪应力引起的超静孔压第128页
   ·考虑桩网结构加固地基排水固结的地震液化孔压计算第128-133页
     ·地震期孔压第128-132页
     ·地震后孔压第132-133页
   ·碎石桩桩网加固地基孔压计算第133-135页
     ·确定地震等效剪应力第133-134页
     ·确定等效液化振动周次第134-135页
     ·孔压计算第135页
   ·CFG桩桩网加固地基孔压计算第135-139页
     ·确定地震等效剪应力第136-137页
     ·确定等效液化振动周次第137页
     ·孔压计算第137-139页
第7章 地基路基液化区域及稳定性数值模拟分析第139-166页
   ·地基路基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方法第139-141页
     ·静力反应有限元分析方法第140页
     ·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方法第140-141页
   ·本构模型第141页
   ·动力参数第141-144页
     ·土的刚度第141页
     ·剪切模量衰减第141-142页
     ·阻尼比第142页
     ·地震等效循环剪应力第142-143页
     ·超静孔压第143页
     ·液化强度第143-144页
   ·边界条件第144-145页
   ·液化判别准则第145页
   ·地基路基抗震稳定性计算分析参数确定第145-148页
     ·地震加速度波形的确定第145页
     ·动力参数的确定第145-148页
   ·未加固地基路基动力反应计算分析第148-153页
     ·未加固地基路基模型尺寸及相关参数第148页
     ·静力反应计算结果第148-149页
     ·动力反应计算结果第149-152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152-153页
   ·碎石桩桩网加固地基路基动力反应计算分析第153-158页
     ·碎石桩桩网加固地基路基模型尺寸及相关参数第153-154页
     ·静力反应计算结果第154页
     ·动力反应计算结果第154-158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158页
   ·CFG桩桩网加固地基路基动力反应计算分析第158-164页
     ·CFG桩桩网加固地基路基模型尺寸及相关参数第158-159页
     ·静力反应计算结果第159页
     ·动力反应计算结果第159-163页
     ·计算结果分析第163-164页
   ·加固前后地基路基液化区域及抗震稳定性对比分析第164-166页
结论第166-170页
致谢第170-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82-183页

论文共1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轮轨黏着特性试验研究
下一篇:事故影响下随机交通网络动态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