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新城村白话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 ·北流市地理历史概貌 | 第10-11页 |
| ·地理人口概貌 | 第10-11页 |
| ·北流历史沿革 | 第11页 |
| ·北流市方言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意义、思路及相关说明 | 第12-14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 ·相关说明 | 第13-14页 |
| ·采用的记音符号 | 第14-15页 |
| ·辅音符号 | 第14页 |
| ·元音符号 | 第14页 |
| ·声调符号 | 第14页 |
| ·其他说明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北流新城村白话语音系统 | 第15-40页 |
| ·北流新城村白话的声母系统 | 第15-16页 |
| ·声母系统表 | 第15页 |
| ·声母说明 | 第15-16页 |
| ·声母举例 | 第16页 |
| ·北流新城村白话的韵母系统 | 第16-19页 |
| ·韵母系统表 | 第16-18页 |
| ·韵母说明 | 第18页 |
| ·韵母举例 | 第18-19页 |
| ·北流新城村白话的声调系统 | 第19-20页 |
| ·北流新城村白话同音字汇 | 第20-40页 |
| 第三章 北流新城村白话中古全浊声母今读特点 | 第40-63页 |
| ·中古亚母今读特点 | 第40-43页 |
| ·中古定母今读特点 | 第43-45页 |
| ·中古从母今读特点 | 第45-47页 |
| ·中古邪母今读特点 | 第47-48页 |
| ·中古崇母今读特点 | 第48-49页 |
| ·中古船母今读特点 | 第49-50页 |
| ·中古禅母今读特点 | 第50-52页 |
| ·中古澄母今读特点 | 第52-54页 |
| ·中古群母今读特点 | 第54-56页 |
| ·中古匣母今读特点 | 第56-60页 |
| ·中古奉母今读特点 | 第60-63页 |
| 第四章 北流新城村白话中古全浊声母今读送气类型 | 第63-76页 |
| ·中古並母今读送气类型比较 | 第64-66页 |
| ·中古定母今读送气类型比较 | 第66-67页 |
| ·中古从母今读送气类型比较 | 第67-68页 |
| ·中古邪母今读送气类型比较 | 第68-69页 |
| ·中古崇母今读送气类型比较 | 第69-70页 |
| ·中古船母今读送气类型比较 | 第70-71页 |
| ·中古禅母今读送气类型比较 | 第71-72页 |
| ·中古澄母今读送气类型比较 | 第72-73页 |
| ·中古群母今读送气类型比较 | 第73-75页 |
| ·本章的小结 | 第75-76页 |
| 第五章 北流新城村白话的归属研究 | 第76-84页 |
| ·划分的依据 | 第76-77页 |
| ·归属的研究 | 第77-84页 |
| 余论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附录 北流市地图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