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

汉语抱怨言语行为研究

致谢第1-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12页
1 绪论第12-18页
   ·选题缘由第12页
   ·理论背景第12-14页
     ·言语行为理论产生的背景第12-13页
     ·言语行为理论的形成第13页
     ·言语行为理论的发展第13-14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第14-16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国外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成果第14-15页
       ·国内抱怨言语行为的研究成果第15-16页
       ·抱怨言语行为研究的不足第16页
   ·研究意义第16-17页
   ·语料说明与研究方法第17页
   ·研究框架第17-18页
2 抱怨言语行为的界定和分类第18-29页
   ·概念的界定第18-22页
     ·抱怨的界定第18-20页
       ·词典对抱怨的界定第18-19页
       ·抱怨的语义分析第19-20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界定第20-22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构成因素第21-22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类属第22页
   ·抱怨和抱怨言语行为的分类第22-29页
     ·抱怨的分类的分类一第23-25页
       ·当面抱怨言语行为第23-24页
       ·背后抱怨言语行为第24页
       ·混合式抱怨言语行为第24-25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分类二第25-26页
       ·利己抱怨言语行为第25页
       ·利己和利他抱怨言语行为第25页
       ·利他抱怨言语行为第25-26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分类三第26-29页
       ·直接抱怨言语行为第26-27页
       ·间接抱怨言语行为第27-29页
3 汉语抱怨言语行为的表现形式第29-37页
   ·句式的选择和效果第29-30页
     ·疑问句第29-30页
     ·祈使句第30页
     ·感叹句第30页
   ·词语上的选择第30-34页
     ·加强抱怨程度的词语第30-32页
       ·程度副词第30-31页
       ·感叹词第31页
       ·詈骂语第31页
       ·称呼语第31-32页
     ·降低抱怨程度的词语第32-34页
       ·面子标记第32页
       ·称谓词第32-33页
       ·模糊词第33-34页
   ·其他表现形式第34-37页
     ·语调第34页
     ·重复第34页
     ·语言结构第34-37页
4 汉语抱怨言语行为的实施第37-47页
   ·抱怨言语行为实施的条件第37-38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实施策略第38-42页
     ·礼貌现象和面子观第38-39页
     ·礼貌策略第39页
     ·直接抱怨言语行为的实施策略第39-41页
     ·间接抱怨言语行为的实施策略第41-42页
   ·汉语抱怨言语行为的结构第42-47页
     ·结构成分第43页
     ·结构组合第43-47页
       ·单一成分第44页
       ·混合成分组合第44-47页
5 汉语抱怨言语行为的认知分析第47-56页
   ·范畴第47-50页
     ·范畴的属性特征第47-48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认知范畴内成员第48页
     ·直接抱怨言语行为的认知范畴层级第48-50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认知模式第50-53页
     ·隐喻认知第50-51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认知脚本第51-53页
   ·抱怨言语行为的理解第53-56页
     ·说话者意在表达抱怨→听话者获得抱怨第53-54页
     ·说话者意在表达抱怨→听话者获得非抱怨第54页
     ·说话者意在表达非抱怨→听话者获得抱怨第54页
     ·说话者意在表达的抱怨≠听话者获得的抱怨第54-56页
6 结语第56-58页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第56-57页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价值观,跨文化适应态度及跨文化适应结果三者关系初探
下一篇:“X比N还N”的认知语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