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初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班级“生本”管理策略研究--以甘孜州泸定县岚安小学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一、引言第9-16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 研究的必要性与意义第9-12页
  1. 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传统班级管理的弊端第9-10页
  2. 现代教育改革要求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班级“生本”管理研究第10-12页
  3.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12页
 (三) 研究现状第12-15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四) 研究方法第15-16页
 (五) 研究内容第16页
二、班级“生本”管理的理论探索第16-28页
 (一) 班级“生本”管理的理论依据第16-21页
  1. 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第16-20页
  2. 中国传统人本主义思想第20-21页
 (二) 班级“生本”管理的内涵第21-23页
  1. 班级“生本”管理的内涵第21-22页
  2. 班级“生本”管理的实质第22-23页
 (三) 班级“生本”管理的原则第23-26页
  1. 主体性原则第23-24页
  2. 和谐性原则第24-25页
  3. 发展性原则第25-26页
 (四) 班级“生本”管理的策略第26-28页
三、岚安小学班级“生本”管理现状分析第28-54页
 (一) 岚安小学地理文化环境及基本情况第28-31页
  1. 岚安小学地理文化环境第28-30页
  2. 岚安小学基本情况第30-31页
 (二) 岚安小学班级“生本”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第31-54页
  1. 岚安小学班级“生本”管理现状第31-33页
  2. 岚安小学班级“生本”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3-47页
  3. 岚安小学班级“生本”管理问题的原因第47-54页
四、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班级“生本”管理策略研究第54-85页
 (一) 构建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班级“生本”管理运行机制第54-79页
  1. 转变一个“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是前提第55-58页
  2. 确立一个“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目标是方向第58-60页
  3. 构建一个“以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制度是基础第60-63页
  4. 建设一个自主式班级管理组织是主体第63-66页
  5. 形成一个有效激励机制是重点第66-70页
  6. 营造一个和谐班级文化是核心第70-76页
  7. 建立一个发展性学生评价体系是关键第76-79页
 (二) 健全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班级“生本”管理保障措施第79-85页
  1. 加强学校、教育部门重视是前提保障第79-80页
  2. 促进家长、社会关心支持是重要保障第80-81页
  3. 推进班主任全心全意管理是核心保障第81-85页
参考文献第85-88页
附录第88-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流动人口子女学习习惯养成研究--以成都市太平小学为例
下一篇:小学德育中家庭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